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各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隐性基因不能控制相应酶的合成,并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问题:

              色素

              丁→丙→乙→甲

              酶1 酶2 酶3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

              A

              B

              D

              相应的等位基因

              a

              b

              d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9号

              10号

              10号





              (1)现有纯合红色玉米粒,请在图中画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注:方框内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符号)。

              (2)若红色的籽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白=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并用遗传图解解释。

              (3)若某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

              (4)四倍体玉米中玉米色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玉米,低温处理野生型玉米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四倍体玉米与野生型玉米是否属于同一物种?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 2.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证明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a.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b.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代,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c.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d.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