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2年9月24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通过现场测产验收,以百亩片平均亩产917﹒72公斤的成绩突破攻关目标。淀粉的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及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等决定着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因此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的遗传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乙表示某水稻花粉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则产生这种花粉的水稻体细胞中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欲使单倍体水稻结实,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处理。

              (2)图乙是水稻染色体图,那么在水稻基因组测序中要测其细胞中_________条染色体。

              (3)图甲反映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甲可判断,水稻AGPaes基因1突变为AGPaes基因2可能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

              (5)现发现一株营养器官有优良性状的显性突变植株,欲通过最快的方法培育出较大数量的该优良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水稻种子,如何操作?(简要说明育种过程)

            • 2.

              图甲是仙人掌类植物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图乙表示某热带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图丙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植物B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甲所示细胞在夜间通过代谢产生ATP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在夜间能吸收CO2,但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叶绿体中缺少____________等物质。

              (2)图甲所示植物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类植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该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是________的结果。图乙中,与10 h相比,12 h B植物细胞中C5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

              (3)图丙中表示温度—呼吸速率曲线的是________(填“实线”或“虚线”)。当温度达到____℃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4)图丙中,温度为40℃与60℃时,CO2的吸收速率均为0,二者的区别是__________。

            • 3.

              某男性表现型正常,其一条13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1所示变化。该男性与某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女性婚配,所生的三个子女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

              (1)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有_________________、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图1所示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观察该变异最好选择处于________(填分裂时期)的细胞。

              (3)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图2中男性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则其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_________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 4.

              果蝇(2N=8)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2条Y染色体的细胞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雌果蝇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_____条X染色体。如果进行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___条染色体。

              (2)果蝇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相应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选择纯合截毛雌果蝇与杂合的刚毛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F2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XrXrY的白眼果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次分裂时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雌雄果蝇各50只,其中红眼雄果蝇45只,红眼雌果蝇46只,已知红眼雌果蝇中50%为杂合子,则r基因频率为_______。

            • 5.

              图甲为XY型性别决定的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部分染色体),图乙为某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家鼠基因组计划时需要测定            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图甲细胞所在家鼠的性别是            ,判断依据是                                 

              (2)图甲细胞在图乙中所处的时期是            (填字母),染色体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t和T基因的原因可能是                                                

              (3)图乙中过程Ⅱ为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 6.

              回答下列与果蝇有关的问题

              (1)果蝇为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写出两条理由:①       ;②       ;在对其进行核基因组测序建立其基因图谱时需测       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2)果蝇的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控制果蝇的红白眼性状的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如右图所示)。
              ①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

              ②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的遗传,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有XBYB(如图所示)和XBYb外,还有             两种。

              ③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果蝇(XRBYb),与一只雌果蝇测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的红眼截毛雌果蝇(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产生),原因是:          (用“雌”或“雄”作答)果蝇减数分裂时初级性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性染色体的之间发生了交换,产生了基因型为      配子。

              (3)用表中四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为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杂交实验如下:选取序号为___________的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②若已确定该基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都为卷曲翅的白眼(XbXb)与红眼(XBY)果蝇杂交,子代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③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某基因型为XBXb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卵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正常而右侧为雄性(XO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的眼色为:左眼_________,右眼_________。

            • 7. 26、下图是对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处理的实验结果曲线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若用其观点分析上述现象,则甲虫抗药性变异产生于杀虫剂使用      (“前”或“后”)。

              (2)若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甲虫抗药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这里,杀虫剂是所起的是        作用,内在因素是甲虫本身就存在着           的变异类型。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上述过程中甲虫种群发生了进化,因为                                    

              (4)甲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                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5)据图,若要增强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则应该                           (2分)。

            • 8.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Y是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成为      ,这是生物进化的      

              (3)小岛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乙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图乙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      发生了改变,是否就表示产生了新的物种?      

            • 9. (5分)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                ,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③指                      ,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        隔离。

              (3)④指                                     的多样性。

            • 10. (8分)下图是对某甲虫成灾的马铃薯地块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甲虫抗药性的增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在这里杀虫剂是________________ 因素,而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杀虫剂后均有少数甲虫生存,其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曲线回升是通过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4)根据图示,写出提高杀虫效果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