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的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细胞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
              D.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是因为K+外流和Na+内流
            • 2.
              图1是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
              (1)图1中神经冲动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递顺序为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脊髓灰质炎患者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的症状,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了图中编号为    的部分.
              乙酰胆碱(Ach)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实验人员为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及其作用部位的关系,设计实验方法如图8所示,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前先将轴突中原有的突触小泡除去.
              (2)图2中属于突触前膜的结构编号是    ;实验之初要除去轴突中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3)如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mmol/mL)C处感受刺激时间(ms)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5.005.56
              0.25.005.48
              0.35.005.31
              0.45.005.24
              C处与D处的数据说明:    
              (4)生物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多种,心肌细胞在高度紧张时接受的信息分子有    
              (5)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引起肌肉收缩.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用肉毒素除皱会导致面部表情僵化,甚至面瘫,其原因是    
              图3中A表示激素运输至靶细胞的过程;B表示激素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
              (6)如果图3中A过程的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那么胰岛素主要通过    的运输到达靶细胞.如果胰岛素与B中的⑦结合,则靶细胞内发生的物质变化主要有    
            • 3. 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人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下列对于“沉默突触”不能进行信息传递原因的表述中,科学合理的是(  )
              A.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B.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C.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D.突触小体中缺乏线粒体
            • 4. 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一定会引起Na+内流而产生兴奋
            • 5. 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 6. 甲图和乙图分别表示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两种细胞的一部分,下列对它们参与的相关调节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1→2→3和乙图中①→②→③都有ATP的水解
              B.甲图如果是突触小体,3一定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如乙图中①→②的变化
              C.如果甲图是胰岛B细胞,则3可以促进血糖进入肝脏细胞
              D.血液中适当浓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枢产生如乙图的电位变化
            • 7.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的1表示    ,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图2中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变化为    ,从能量角度看,信号在图2所示结构的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为兴奋性递质),信号形式的变化是    
              (2)若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但大脑皮层发出指令使效应器不做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
              (3)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    的控制.
              (4)炎热的夏季中午,某人从室外走进温度很低的冷藏室时,其皮肤中各有关效应器的即时反应是:    和立毛肌收缩,从而减少热的散失.
            • 8. 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以及突触1和突触2兴奋传导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2中的神经递质作用后的去向包括被突触后膜吸收
              B.ab过程(不包括a点和b点)中,离子通道甲处于开放状态
              C.B处膜电位一直为-65mV,可以确定Gly使后膜上的阳离子通道打开
              D.突触1处产生的局部电流可以双向传导,传到B点的时间比A点长
            • 9. 有关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a分泌d、b分泌e具抑制作用
              B.若该图表示食物链,则能量传递效率d或e的值一般为10%~20%
              C.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兴奋a→c一定是以电信号传导的
              D.若该图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
            • 10. (2016春•临沂校级期中)如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
              B.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C.刺激腓肠肌,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
              D.刺激M点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