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现对某海岸生态护坡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________法调查此地的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注意________。

              (2)人们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分别种植柽柳和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使得群落的________结构更加复杂,从而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

              (3)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的同化量(图中字母表示),结果如下图:

              ①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

              ②输入该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填字母),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 2.

              下列图1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图2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的A、B、C可统称为                 。根据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碳循环具有的特点有                                                     

              (2)请画出图1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图2中的甲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水平,反映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4)某草原生态系统存在如图2所示的食物网,在甲同化能量为某一定值,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l:l调整为1:3,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约是原来的       倍(精确到两位小数),调整后丙的同化量会             (填“提高”或“降低”),原因是                                               

              (5)要调查此生态系统中野兔的数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但调查得到的数量往往比实际数量要高,可能的原因有                                      。经调查发现一年内野兔数量明显上升(且没有迁入、迁出),请你从种群的特征角度分析原因是                                        

            • 3.

              根据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______.若图1中的“ ”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

              (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l×l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l04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l04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当A只捕食C时,则A的能量值是________。

              (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AB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                   ,B                   ,C                  

              (4)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这种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信息.为调查朱鹮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4.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杂食性小鸟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该食物网中草中的能量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给蛇。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野兔,第二次捕获18只未标记的野兔和12只标记的野兔,则该野兔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B、C、D分别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碳循环过程中,从大气中摄取碳的是________(填字母),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该生态系统太阳能的利用率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D的能量除图中去向外,其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图甲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图乙丙为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群落进行调查后获得的有关资料。请据图回答:

              (1)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甲食物链上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3)调查获得了草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如图乙,据图分析,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  

              (4)图丙所示种群在1—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的是第___年,第15~20年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  

            • 6. (每空1分,共8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示。

              (1)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为是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 7. 如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请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鱼b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__,鱼b与鱼a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湖泊生态系统生物组成成分还有________,才能保证该系统正常运转。

              (2)若某季节鱼a看到大型浮游动物数量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另寻觅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在此过程中该功能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要调查鱼a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人为的大量捕捞鱼a,会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

              (4)若鱼b从浮游植物处直接获得食物占其食物总量60%,则鱼b增加10kg,至少需要浮游植物________k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