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是某地区随着工业化发展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各年统计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年份

              1

              2

              3

              4

              ……

              基因型频率

              SS(黑色)

              10%

              11.5%

              15%

              19%

               

              Ss(黑色)

              20%

              23%

              31%

              35%

               

              ss(浅色)

              70%

              65.5%

              54%

              46%

               

              A.第2年S基因的频率是23%、s基因的频率是77%
              B.工业发展过程中污染物促使s基因向S基因突变
              C.该现象说明自然选择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
              D.黑色个体更适应后工业化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2.

              下列关于生物种群与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和出生率与死亡率
              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C.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方向
              D.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的生物的种群密度,如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
            • 3. 有关生物学实验或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水稻田中稻飞虱的种群密度时常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C.用苏丹Ⅲ染液处理含脂肪较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先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O2
            • 4.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山坡上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后,画出了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模式图(如图1所示);图2是关于丁地的草被类型由A、B、C三类物种随时间的演化成A、B、C、D状况,其中草的类型A、B、C之间杂交不育,C与D之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

              (1)分析图1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地.
              (2)研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请写出对样方选择和统计记录两方面的注意事项.
              ①样方选择:    
              ②统计记录:    
              (3)分析图2,A、B、C之间杂交不育的现象称为    ,三种类型草之间的差异可称为    多样性;C、D类型草之间的差异可称为    多样性.D类型草出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是    的结果.
            • 5. 宁波木犀是一种常绿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植物资源.其生长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高.分子水平研究表明,宁波木犀和桂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同属于木犀属,因此常有人将宁波木犀当作野生桂花来利用而被大肆采挖,造成了宁波木樨野生资源数量急剧减少.

              (1)图为不同区域宁波木樨海拔垂直分布格局,由图1可知,宁波木樨垂直分布区域最广的是    省.下列最可能与造成如图分布格局无关的因素是    
              A.降水B.气温C.光照D.土壤
              (2)调查发现,同一区域不同海拔的宁波木犀种群之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有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宁波木犀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这属于    保护.为使其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最有效的繁殖方法是    
              A.种子繁殖B.嫁接C.扦插D.植物组织培养
              (4)调查某一区域内植物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图2中ABCD所示为各种不同的取样方法,图中黑点表示被统计的宁波木犀,其中对取样的统计方法正确的有    (多选).
              (5)研究者借助PCR技术对黄山、金华和南京地区的宁波木犀种群和桂花种群之间进行了遗传相似性研究,并绘制了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图(如图3),由此推断    亲缘关系最近.
              A.黄山和金华的宁波木犀
              B.黄山和南京的宁波木犀
              C.金华和南京的宁波木犀
              D.南京的宁波木犀和桂花.
            • 6. 生物兴趣小组对某湖泊及周边湿地范围内的某种鸟持续调查,其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
              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
              A.鸟类的种群密度适合用样方法调查,然后计算增长速率
              B.2002~2014年间,该种群增长始终呈“J”型增长
              C.2012~2014年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表现为衰退型
              D.生态系统中,该种群的K值约为2008年时种群数量的两倍
            • 7. 科研小组对某人工鱼塘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表所示.整理资料时,由于疏忽图中部分项目和数据模糊不能分辨.请你帮助恢复有关数据和项目,并回答有关问题:(能量单位:J/cm2.a,除表中所列的消费者外,其他类型的消费者忽略不计)
              不同生物
              不同能量
              生产者植食鱼类肉食鱼类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14.0B 0.24
              A 22.93.92.0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3.10.60.06
              有机物输入的能量2.05.0
              储存的能量70.09.05.2
              (1)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将    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若要调查某种肉食鱼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3)分析表中数据及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表中A是指    ,表中的数据B为    
              (4)由于受到某种污染,导致每天鱼塘内鱼死亡个体逐渐增多,最后所有鱼类全部死亡,表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 8.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用字母)理由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用字母)理由                

              (3)调查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用            方法,面积为      平方米。调查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用       方法。

              (4)利用生长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的方法:a          ,b       

              (5)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的方法              。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的方法             

            • 9.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灰苍鼠,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第二次捕获了52只灰苍鼠,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最可能(  )
              A.小于50只/hm2
              B.小于100只/hm2
              C.小于200只/hm2
              D.大于200只/hm2
            • 10. 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应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  )
              A.样方法
              B.灯光诱捕法
              C.标志重捕法
              D.以上都不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