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为660lx(未达到光饱和点)时(其他条件均适宜),小球藻和鱼腥藻单独培养的生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单独培养时鱼腥藻在不同水层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混合培养有利于小球藻的繁殖,但不利于鱼腥藻的繁殖

              C.适当增大光照强度,鱼腥藻和小球藻单独培养时的K值可能增大

              D.单独培养时鱼腥藻由于不存在生存斗争,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2.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指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的A表示                     ,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3)若图2所示种群为田鼠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在        点时,该种群已达到缓解容纳量(K值)。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调查过程中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______(偏高、偏低或不变)。

              (4)由于食性不同,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其中一种植食性鱼类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观赏鱼市场非常名贵,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 3.

              图甲中Ⅰ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在a时期引入某种生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图乙是布氏田鼠从迁入该草原到图甲中的a时期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甲在a时期之后布氏田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

              B.图甲a时期引入的生物与布氏田鼠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

              C.图乙中G点时布氏田鼠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D.图乙中的J点与甲图中的D点相对应
            • 4.

              下列和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一般不可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外来入侵生物种群增长曲线一直呈“J”型

              D.可以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 5.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和 DNA 分离
              C.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不会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
              D.酵母菌呼吸方式为兼性厌氧型,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对酵母菌种群的 K 值没有影响
            • 6.

              某种野兔迁入新环境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A.直线
              B.J型曲线
              C.S型曲线
              D.抛物线
            • 7. 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其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 8.

              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均为“S”型增长
              B.若某条件引起种群乙变为曲线丙所示情况,则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的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一般情况,气候是影响曲线中ab段波动的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D.曲线甲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 9. 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 10.

              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2是研究者对种群乙1跟踪调查30年绘制出的种群λ值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甲~戊中能出现在能量金字塔中的包括________。碳在甲与丁之间以________的形式流动。

              (2) 若保持生产者的生产量不变,乙2的食物构成中,取食丙2的比例由1/4调整为1/2,则乙2的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 图2中,种群乙1在15—20年间的年龄组成为______。种群乙1在第10年的种群数量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0年的种群数量。种群乙1的数量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