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植物篱是无间断式或接近连续的狭窄带状植物群,由木本植物或一些茎干坚挺、直立的草本植物组成。科研人员研究了植物篱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


              生物类型

              摄入量

              粪便量

              呼吸消耗

              传给分解者

              传给下一营养级

              未利用

              小麦

              ——

              ——

              65.5

              10.0

              ( )

              34.5

              小麦蚜虫

              20.0

              5.0

              ( )

              0.5

              2.0

              2.5

              蚜虫天敌

              3.0

              ( )

              ( )

              微量

              ( )


              (1)植物篱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形成群落的        结构。

              (2)图甲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乙表示麦田生态系统中主要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①图甲中碳元素是以       形式流入B体内,图中缺少一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形式书写出来:            ;写出其中的食物链:               

              ②图乙因某原因,小麦蚜虫的数量急剧下降,迫使其天敌飞向其他麦田觅食,此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                               的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几种生物的数量最终保持相对稳定,是通过           来实现的。

              ③各种群对能量的使用情况见上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3)调查发现,小麦种群中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和65%,使用杀虫剂之后,该种群中A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和70%,小麦种群         (发生/未发生)进化,理由是                                           

            • 2.

              在国家林业局、央视联合举办的“美丽中国—湿地行”大型公益活动中,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从全国41处国际重要湿地、400余处国家湿地公园、550余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脱颖而出,喜获“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湿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其生态学方面的问题:

              (1)截至2015年6月,微山湖湿地有脊椎动物325种,还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昆虫等多种无脊椎动物;景区内植物种类更加繁多,其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之为________。

              (2)2011年12月13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批准建立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历经三年,建成了以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水质净化、生态观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公益性生态工程,使微山湖湿地公园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________。

              (3)当地政府结合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维持湖区生态平衡,协调推进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这有利于提高微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同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200多种鸟类前来安家落户,绝迹多年的毛刀鱼、小银鱼、鳜鱼等也重返家园,提高了景区的吸引力和观赏性,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4)湿地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A1)→乙(A2)→丙(A3),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A2远远小于A1/10,原因是________。

            • 3.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生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图中仅有一条食物链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 4.

              人们对某地群落自然演替过程进行了数年追踪研究,结果如图。A–I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的过程。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
              B.在A–I群落发育阶段中,植物丰富度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
              C.所调查的当地植被及其无机环境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群落植物丰富度越高,其所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 5.

              油漆化工厂污水处理净化池的池泥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但其中苯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为研究池泥是否会对土壤及植被带来二次污染,某生物小组结合生态缸(如下图所示)的制作开展了下列三组实验。

              (1)将浮萍、小鱼放在水中,狗牙根草幼苗、蚯蚓与蜗牛移到上图高出水面处。在室内要维持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________。

              (2)生态缸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浮游动物、浮萍、狗牙根草、小鱼、蚯蚓和蜗牛等共同组成了一个________。浮萍和狗牙根草是否存在竞争关系?________(填“是”或“否”)。

              (3)实验结果见下表:

              测定项目

              甲缸

              乙缸

              丙缸

              土壤中苯含量(μg/kg)

              227

              1079

              465

              狗牙根草中叶绿素含量(mg/kg)

              1.7

              2.2

              2.6

              狗牙根草每缸干重(g)

              2.7

              3.2

              3.9

              狗牙根草中苯含量(μg/kg)

              101

              651

              128

              上述实验数据说明:________,从而促进狗牙根草生长。________,从而降低苯二次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秸秆炭化既利于池泥改良利用又减轻二次污染。

            • 6. 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 7.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 8. 某池塘内存在一条由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下列表格表示甲、乙、丙在池塘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个体数量
              水深(米)
              物种甲物种乙物种丙
              0.51005010
              0.71206015
              0.92007020
              1.11208025
              1.31009030
              1.5010035
              1.709040
              1.908035
              2.10020
              2.3000
              A.该池塘内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推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B.物种甲分布在水深0.5-1.3米范围内,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生产者最可能是物种丙
              D.物种乙对物种丙种群数量的调节属于外源性调节
            • 9. 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与地形起伏、光照明暗等因素有关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10. 下列有关水稻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要研究水稻田的范围和边界
              C.除草等人为活动能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
              D.水稻田内不规则分布的杂草,属于群落水平结构上的差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