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是有关生物学实验的部分内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后需水浴加热才能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B.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试剂是层析液,滤纸条上最上端的色素带颜色为橙黄色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D.影响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培养液的pH、培养液中某养分的浓度等
            • 2. 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装置,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①若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装置组合的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若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方式,应选用                 装置进行组装,但需要对其中的装置进行改装,说出改装的方法和理由:                  

              (2)选用D装置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①用D装置培养酵母菌时,通常将橡皮塞换为棉花塞,目的是                

                 ②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和温度不影响K值的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锥形瓶中酵母数量的动态变化

              C.用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③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25×16式)计数,统计其中的五个中方格共有酵母菌120个。同时兴趣小组同学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多次镜检获得结果如下(只有死细胞才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未染色酵母菌

              20

              17

              23

              蓝色酵母菌

              4

              3

              5

              则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密度为         个/毫升。

            • 3.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地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下表是在一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pH及菌体数量(万个/mL),几次取样结果见下表: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的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样品代号

              a

              b

              c

              d

              e

              f

              g

              h

              菌体数量

              32

              56

              127

              234

              762

              819

              821

              824

              pH

              6.0

              4.7

              5.9

              4.9

              5.7

              5.3

              5.1

              5.6

              A.取样次序:a→c→e→h→g→f→d→b

              B.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c样时期选取菌种

              C.在连续取样这段时间,菌体的数量基本上呈直线式变化

              D.d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已被耗尽
            • 4.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②观察生活状态下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材料都是菠菜叶

              ③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越多,纸层析时色素带的颜色可能越浅

              ④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活细胞中呈蓝绿色的线粒体内部的结构

              ⑤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需要另设置空白实验对照或对比实验对照

              ⑥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有四项               
              B.有三项                 
              C.有两项              
              D.仅有一项
            • 5. 下列教材实验与其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或技术,不匹配的是
              A.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    假说一演绎法
              B.克隆羊多莉的培育    核移植技术
              C.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
              D.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建构模型法
            • 6. 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需对酵母菌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________。

              (2)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需控制培养液的浓度,浓度过高则会导致________。对培养液进行灭菌时,切断高压蒸汽灭菌锅热源后,须待观察到________时,才能打开放气阀以释放锅内余气,最后开启锅盖取出培养液。

              (3)接种量相同时,摇床转速为250 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前6h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两种方法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得到的结果,其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是曲线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 7.

              下列实验中,生物材料选择及装片制作步骤均合理的是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 8.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甲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 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 mL空气后加塞密封,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乙为①号、②号试管均加入3 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图丙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请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 


              (1) 图甲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与气泡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________呼吸。


              (2) 图乙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绿色变成________。

              (3) 若要证明甲、乙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

              (4)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振荡摇匀;滴加样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________;计数时,应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记数。依据图丙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________个·mL-1

            • 9.

              实验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采集土样进行调查
              B.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时,一般选用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枝条且其上芽的数量应相等
              C.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只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D.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可直接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显微计数
            • 10.
              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蝗虫等
              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