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目测估计法

              ②校园花坛中的狗尾巴草杂乱分布是种群的空间特征

              ③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④鸟类通过叫声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⑤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⑥近几十年来,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 2.

              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上图所示(图中N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 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 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 3.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C.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 4.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也有类似于植物的垂直结构
              B.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内部与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C.种群的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
              D.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 5.
              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
              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
              A.1988年麋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4.5%
              B.保护区进行麋鹿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麋鹿的遗传多样性
              C.1987年到1992年麋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D.麋鹿引入保护区后,总群数量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
            • 6.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7.

              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注:横轴为诱捕灯间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有关,与灯高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 8.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实际种群密度比统计的要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 9.

              下列关于曲线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的转运速率无影响
              B.图二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出生率逐渐增大
              C.图三中,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D.图四中,所用到的酶有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等
            • 10.

              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稳定型的出生率最大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