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_________,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_________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2)对土壤微生物的调查中,可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_________(液体、固体)培养基,通过观察菌落进行初步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科研人员研究了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土壤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上表结果分析:

              ①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② 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________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③ 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_________,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_________调节。

              (4)紫茎泽兰的入侵作为一种干扰,使入侵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稳态。

            • 2. 下列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依次表示的是(  )
              A.甲、乙表示衰退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B.甲表示增长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C.甲、乙表示增长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D.甲表示衰退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 3.
              啮齿类动物如兔、鼠等主要以植物为食,如图表表示某草原上啮齿类动物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部分植物种群密度增大
              B.啮齿类的存在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
              C.啮齿类动物的适度有利于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
              D.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群密度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
            • 4.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5.

              下图中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乙表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若消耗生产者10000 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              kg。

              (3)分析D→A过程中碳流动形式_              ,E→F过程中碳流动形式_              

              (4)乙图中t1时期所代表的年龄组成为_              型,图乙所代表的种群数量在_              时达到最大值。

            • 6. 池塘养鱼时,为能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
              A.大量增加饵料的投放量
              B.大量增加鱼苗的投放量
              C.及时、适量地捕捞成鱼
              D.限制捕鱼
            • 7. 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
              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8. 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不同种群出生率的差异主要是种群中处于生殖年龄的个体数
            • 9. 科学家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所得数据如下:
              年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
              种群数量(只)5080
              捕捉标志数(只)80808080
              第二次重捕数(只)80808080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1681013
              则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最接近于(  )
              A.
              B.
              C.
              D.
            • 10.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中所有的植物是一个大的种群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群落
              D.生态系统由群落和其周围无机环境构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