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

              A.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

              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B.x轴为氧气浓度,y轴为小麦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在c点中耕松土,将改变K值

              C.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某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02的浓度,K值将改变

              D.x轴为温度,y轴为单位时间内H202酶催化H202产生02的量,则c点对应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且随后曲线会下降
            • 2.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
              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 3. 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
              B.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的种类会有所增加
              C.夏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种类最多的季节
              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
            • 4.

              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1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网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叫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 5.

              下图表示生物科技工作者对某种群的值(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后绘制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开始研究到第5年间该种群的种群数量先不变后下降

              B.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呈“J”型增长

              C.第10年的λ值是0.5,因此第10年该种群的数量是第9年的一半

              D.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 6.

              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该种群所在的生态系统正走向崩溃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 7.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02含量的变化
            • 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取决于食物网中生物的数量
              B.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一片森林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9.

              草原上的啮齿类动物如兔、鼠等以植物为食,下图表示某草原上啮齿类动物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部分植物种群密度增大
              B.啮齿类的存在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
              C.啮齿类动物密度适当增大有利于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
              D.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群密度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
            • 10.

              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
              B.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
              C.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
              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