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泰山上所有的鸟构成一个( )

              A.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 2.

              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选择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地区中的植物、植食动物甲和肉食动物乙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其中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组成如表所示(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体数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研究表明,动物种群甲中的个体在2+ 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 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由此推测动物种群甲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3)表中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偏高/不变/偏低)。

              (4)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地区沿地表随机分布,这______(能/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昆虫卵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原来存在过植被的地方只能出现次生演替

              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不都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 4.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偏低
              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D.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
            • 5.

              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④过程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物质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 6.

              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堆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昆虫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 7. 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自然群落一定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8.

              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___ ,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__。

              (2)种群丙在a、d、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剧烈的是_______期。

              (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___形式贮存;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kJ/m2·y,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9.

              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人类活动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演替的必经过程
              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 10.

              在一片农田中,长有很多杂草,还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这一农田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农田中,所有生物的集合称为______,整个农田属于生命系统结构的_______层次。

              (2)若要用样方法调查该农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样时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取样时常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同学们还对农田的土壤小动物进行了调查,对一些个体微小,数量多的小动物,采用的计数方法是___________。

              (4)若农田被弃耕,小麦会被杂草所替代,以后还会出现灌木等,这种现象称为______,其分为两种类型,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