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在食物链中,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C.竞争和捕食是生态系统中两种重要的种间关系
              D.农业生产中,过度耕作导致分解者有氧呼吸加强,是温室效应加剧的一个原因
            • 2.

              Ⅰ .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图甲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是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淡水虾与植食性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图甲中所含成分不能构成生物群落,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水绵固定的总能量是1000KJ,则肉食性鱼的同化量最多增加____________KJ。为了保证该鱼塘的有机物输出量,需要大量投放饵料,则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捕鱼时要控制网眼大小,只捕捉较大的鱼,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保持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有利于鱼种群数量快速恢复。

              (4)图乙中在A、B、C、D、E点进行的防治中,最可能是生物防治的是 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表格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2.48×1011

              2.0×1011

              1.69×1010

              2.8×1010

              3.1×109

              4.6×108

              6.6×108

              1.53×109

              ?

              8.0×107

              4.0×107

              2.3×108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N点时出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能量在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3)弃耕农田演替到灌木丛属于______演替,一般来说,弃耕农田演替到灌木丛比裸岩演替到灌木丛所需时间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弃耕之前农田的管理要定期除草、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去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入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加。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毛刺,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 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两类生物

              B.竞争和捕食是食物网中常见的种间关系

              C.一般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D.营养级越多的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就越多
            • 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两类生物

              B.竞争和捕食是食物网中常见的种间关系

              C.一般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D.营养级越多的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就越多
            • 5.

              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的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下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____________法调查此地的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 (图中字母代表)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____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还可帮助人类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系统某种大型飞行草食动物的种群密度,若部分被标记的生物被捕食,则计算得到的种群数量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实际种群数量。

              (5)假设沙氏变色蜥只有地面草食动物和小型地面肉食动物两条食物链(其他动物不存在),樟毛等植物中的能量不变,将它的食物比例由地面草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沙氏变色蜥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 6.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情况,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7.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 ______ 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 _________ .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 ______ (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______ .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 ______ 和 ______ 三个方面的功能,其中能量流动具有 ________ 的特点.
              (6)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 ________ .
            • 8.

              翠湖被誉为镶嵌在昆明城的“绿宝石”,红嘴鸥每年都成群地飞到这里过冬。图甲是某研究小组经过调查研究,得到的翠湖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乙是翠湖中底栖动物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d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     ___,图甲的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红嘴鸥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虾和上层鱼类的种间关系是__   _     __。

              (2)图乙中M2表示_____        ___,P表示_____   ___,R表示             。若底栖植物同化的能量为e,则从底栖植物到底栖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100%。图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_____                  ___的特点。

              (3)翠湖成群的海鸥吸引了无数观赏的游客,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 9.

              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种之一,生态学家在调査研究该地区某一生态系统时发现田野菟丝子能够有效防除薇甘菊,实地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并用下图模型表示该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根据相关信息分析回答: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填是或否)增加。

            • 10. 在微山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作为生态系统的微山湖,其循环的物质是____。

              (2)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

              (3)微山湖中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

              (4)沼虾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除排泄物外还有____。

              (5)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kg。

              (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  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