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_________,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_________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2)对土壤微生物的调查中,可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_________(液体、固体)培养基,通过观察菌落进行初步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科研人员研究了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土壤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上表结果分析:

              ①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② 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________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③ 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_________,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_________调节。

              (4)紫茎泽兰的入侵作为一种干扰,使入侵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稳态。

            • 2.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


              种群

              能量(107 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3.

              果蝇肠道中有包括醋酸杆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对其进行了分离、研究。

              (1)分离醋酸杆菌: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甘露醇既可为醋酸杆菌提供________,又能抑制其它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可作为___________培养基用于分离醋酸杆菌。实验中剥取果蝇肠道并用__________(蒸馏水/无菌水/生理盐水)冲洗,将所得液体涂布于已制备的培养基中,分离得到醋酸杆菌。

              (2)为研究醋酸杆菌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者分别使用含肠道微生物(A组)、无菌(B组)、醋酸杆菌(C组)的培养基喂养无菌果蝇,测定蛹形成的平均时间,结果如图。

              据图可知,醋酸杆菌对果蝇蛹形成具有_________作用,酵母粉含量为_________时作用最显著。若研究者利用此实验证实醋酸杆菌在肠道微生物中起主要作用,则需补充D组的实验处理为_____________。

              (3)从细胞结构来看,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生物,可在细胞的_________中将醇类、糖类分解为乙酸。醋酸杆菌可降解纤维素,有助于果蝇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果蝇采食时携带醋酸杆菌,利于其传播,二者形成了__________关系。

              (4)研究表明果蝇大脑分泌的一种蛋白类激素——促胸腺激素(PTTH)在果蝇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促进蛹形成,预测醋酸杆菌可___________(提前/延迟/不影响)果蝇PTTH峰值出现的时间。

              (5)综上所述,醋酸杆菌影响果蝇生长发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图是某温带陆地生态系统中某一时间的食物网。


              回答下列问题:

              (1)有同学认为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鼠构成了第二营养级,该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其中山狮与狐的关系是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往往是______________(填“不变”或“可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一场低强度的火灾过后,森林中的植被很快恢复,从生物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

            • 5.

              下列对古诗文中包含的生物学原理解释有误的是

              A.“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条件反射过程
              B.“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生态因素对于藻类植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包含着两种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启发了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
            • 6.
              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羚羊在奔跑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升高
              B.羚羊在奔跑过程中,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加快
              C.题干中的案例说明物理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在食物链中,狮子最多获得羚羊同化总能量的20%
            • 7.

              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 8.

              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将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荔枝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腹小蜂与荔会椿象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 
              B.平腹小蜂在该生态系统中位于第二营养级
              C.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为互利共生关系      
              D.这几种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 9.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情况,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种群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0.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比C点时大

              B.乙种群个体数量是甲种群个体数量的10%〜20%

              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D.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灭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