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Ⅰ.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 ℃和0.5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 ℃相比,0.5 ℃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 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 ℃和0.5 ℃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a. ;b.

              Ⅱ.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 。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 

            • 2. (7分)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_______(填字母)。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

              (2) 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                  中的能量。

              (3) 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4) 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植物类群丰富度时,取最小样方面积为1 m×1 m,若调查的是森林植物类群丰富度,则样方面积至少为5 m×5 m,可见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保证在该面积内                                      

               

            • 3.

              如图为我国常见的池塘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池塘中生物种类繁多,有芦苇、荷花、浮萍、绿藻,以及苦草、黑藻等植物.还有浮游动物、鲤鱼、虾等动物及大量的微生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有________等。

              (2)由于一些人的环保意识淡薄。常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池塘中,当生活污水排放到池塘后,藻类大量繁殖,最终导致水华现象发生。生态学家建议在污染池塘中种植大型挺水植物以修复生态系统,大型挺水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

              (3)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群落,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植物,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植物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某生物兴趣小组除提出修复措施外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应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这一合理的建议,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 4.

              科学工作者在水稻的某生长期内,将鸭子引入一个稻田.鸭子不食用此生长期的水稻,可捕食水稻蝗虫及其他害虫,有效地控制了虫害,图甲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蝗虫属于第            营养级,鸭可用图乙中             表示。


              (2)乙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3)当鸭子发现食物时,会呼唤同伴前来取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4)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农田无人管理,若干年后成为灌木林,这属于               演替。


              (5)如果稻田受到轻度污染,其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机制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