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态学家对某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进行实地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1)调查发现从浅海区向海岸陆地方向依次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这体现了群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________结构。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生活在远洋水域100m以下的生物主要由_______________组成。

              (2)该海洋生态系统随水深的增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输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中,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其余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该海域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季节是________,原因是                      。该海域生物群落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_____演替,影响该海域群落演替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2.

              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绿藻、黑藻、芦苇等分布于不同水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在结构上有明显的          现象。

              (2)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            

              (4)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和蓄洪防旱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5)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 3.

              某山区坡地,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物种③密度的增加,严重地影响了物种_____的环境容纳量,最需要采用易地保护措施的是物种______。

              (2)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坡地上演替过程就是:_______(填“一个物种被另一个物种”、“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或“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3)随着演替的进行,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

            • 4.

              为研究氮、磷对单细胞绿藻生长的影响,选择衣藻和小球藻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氮源和磷源各设置5个含量(从N1到N5,氮含量逐渐减小;从P1到P5,磷含量逐渐减小)。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样计数,处理统计结果得到如下数据:

              混合培养时两种绿藻的细胞数占单独培养时的百分比(%)

              氮源或磷源的含量

              N1

              N2

              N3

              N4

              N5

              P1

              P2

              P3

              P4

              P5

              衣藻

              60

              93

              93

              78

              80

              99

              81

              97

              83

              98

              小球藻

              78

              84

              89

              80

              80

              68

              78

              70

              90

              78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衣藻和小球藻计数通常采用的两种主要器材是________,该方法所获得的衣藻及小球藻的数量为________(填“估算值”或“准确值”)。

              (2)据表中数据分析,在________含量下时,混合培养对两种绿藻的种群数量变化影响最小。这两种绿藻存在________的种间关系,混合培养条件下,这种关系在5个水平的________源培养条件下更为明显。

              (3)群落的演替是指________。如果利用小球藻制作一个小生态缸用以观察群落的演替,还需加入其他适宜的生物及土壤、水等。同时应注意:①装置置于散射光下,②生态缸必须透明,原因是________。

            • 5.

              下图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1表示   演替,曲线2表示   演替,理由是                .

              (2)C点物种多样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6.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碳在草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 形式存在。与能量流动相比,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

              (2)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田鼠等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田鼠能根据黄鼬的气味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的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人们通过使用农药等措施防止草原鼠害的发生,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草原沙化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 7. (9分)下图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写出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J。根据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如果一级肉食者的重量增加1KG,则需要草增重       KG。

              (3)图中所有成分构成一个          ,若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           成分。

              (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                                      

              (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而导致草原严重退化,破坏了草原生念系统的       稳定性,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会改变演替的           

            • 8. (8分)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据图分析:

              (1)互花米草、白茅、柽柳、樟毛等植物分布的差异,体现了群落具有         结构。

              (2)高潮带中几种生物关系如图所示,则:

              ①若图表示食物关系,则沙丘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             ,沙丘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于            营养级。

              ②若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③若图表示草原返青时,“绿色”为小型飞行草食动物提供的可采食的信息,则b的信息类型是                   ,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的作用。 

              (3)生态护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许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其优点是:                  ,在生态护坡过程中,人们常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说明:                          

            • 9. 31、(11分)如图是某一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大豆和水稻的种间关系是不是竞争?            

              (2) 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植物秸秆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3)蘑菇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课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的原因是:                                                             

              (4)若该生态农业系统弃耕后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       

              (5)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600摩尔氧气,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多相当于                摩尔的葡萄糖。

            • 10. 某地区年降雨量丰富,一弃耕农田的食物链之一是“甲→乙→丙”。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该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回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