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稻鱼共生系统”是我国南方的特色农业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在水稻田中养鱼。下图1是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水稻的部分图解。分析回答:



              (1) 鱼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

              (2) 输入水稻的能量除了图2中的去向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3) 该生态系统中的鱼除了能“除草”“治虫”外,还能“耕田松土”。“耕田松土”能提高水体的含氧量,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__,为水稻的生长提供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水稻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

              (4) “稻鱼共生系统”既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其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CO2

              B.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乙

              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D.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是甲、丙
            • 3.

              下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CO2

              B.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乙

              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D.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是甲、丙
            • 4.
              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摄取量 粪便量 呼吸散失量
              能量(J/hm2•a) 1.05×1010 3.50×109 4.55×109
              A.田鼠粪便量包含在其摄食量之中
              B.田鼠摄食量减去粪便量和呼吸散失量即为同化量
              C.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D.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0×109(J/hm2•a)
            • 5.
              果农在新建果园的行间空地间作(相间种植)玉米和大豆,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果园生态系统中,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用于 ______ ,另一部分用于果树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
              (2)大豆根部生活的根瘤菌可以进行生物固氮,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3)玉米螟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内取食,可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虫,破坏种群的 ______ ,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4)调查果园中蚜虫种群密度的方法是 ______ .
              (5)果园间作玉米和大豆的优点: ______ .
            • 6.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m2·a),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  )


              A.16% 
              B.15% 
              C.12% 
              D.10%
            • 7.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每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圴为20%,且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各种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等.虎要获得1kJ能量,则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  )
              A.150kJ
              B.125kJ
              C.100kJ
              D.75kJ
            • 8.

              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使泥沙快速沉降和淤积,南通沿海某滩涂曾引种它来保滩护堤、促淤造陆。但互花米草在潮间带具有超强的繁殖和扩散力,已威胁到当地的物种。研究人员利用自制的分层采样器,对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底栖动物种类进行调查,得到图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滩涂底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其在泥层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____现象。

              (2)研究人员选择夏季取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在两种滩涂中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________,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互花米草的入侵对处于________cm层的生物种类影响最大。

              (4)某同学根据本调查得到“引种互花米草对滩涂表面的底栖动物分布没有影响”的结论,请对这一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 9. (6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B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C是      , B中的a种群在食物链中处于第    营养级。碳在A、B、C之间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2)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生物c的灭绝,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是        调节。
              (3)B中的 a与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除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外,还有       等方式。
            • 10. (6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B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C是      , B中的a种群在食物链中处于第    营养级。碳在A、B、C之间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2)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生物c的灭绝,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是        调节。
              (3)B中的 a与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除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外,还有       等方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