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稻鱼共生系统”是我国南方的特色农业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在水稻田中养鱼。下图1是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水稻的部分图解。分析回答:



              (1) 鱼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

              (2) 输入水稻的能量除了图2中的去向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3) 该生态系统中的鱼除了能“除草”“治虫”外,还能“耕田松土”。“耕田松土”能提高水体的含氧量,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__,为水稻的生长提供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水稻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

              (4) “稻鱼共生系统”既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其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研究团队运用粉尘爆炸高效燃烧原理,将秸秆粉碎成微粉,然后进行高温燃烧,能达到煤炭、石油这些能源的燃烧效果,从而使秸秆完全可以充当工业能源。有关这一创新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一技术可以充分燃烧秸秆,加快物质循环进程

              B.这一技术可以使农作物固定的能量,更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C.这一技术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对减缓温室效应有帮助

              D.这一技术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 3.

              某生态系统仅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包括分解者)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相关的能量值。下图中的B表示种群乙同化的能量,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种群

              同化的能量(kJ)

              1.1×108

              2×107

              1.4×109

              9×107

              3.4×106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kJ)

              5.6×107

              9.5×106

              2.9×108

              4.2×107

              2.2×106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在物种甲和物种丁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

              (3)图中的C表示的是用于乙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其中④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⑥所对应的能量值中_________(填“包含”或“不包含”)乙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

            • 4.

              下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CO2

              B.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乙

              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D.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是甲、丙
            • 5.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 

              (2) 如果消耗生产者125 kg,则次级消费者最多增重________kg

              (3) 若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 

              (4)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以________形式进行,碳在生物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以________形式流动。若大气中二氧化碳迅速增加,会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____。

            • 6.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相关思维拓展的分析正确的是
              A.“瞑蛉有子,蜾蠃负之”,说明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的关系
              B.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是一个初生演替过程
              C.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同一般生态系统一样,都来自太阳能
              D.有些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建设“稻—萍—鱼”立体农业,这是人类对大自然本来面貌的回归
            • 7.

              46.下图表示一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表格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J)。请分析回答:

              (1)A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其同化作用类型为________。

              (2)碳在D与C之间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的;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B属于________。

              (3)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

              (4)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108J,能量在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 8. (9分)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图l所示。图2表示该湖区部分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单位为103 kJ/m2·a)。分析回答:

              (1)图l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有______条,当感觉到附近绿色明显减少时,水蚤会迅速移至它处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从图中可知,通常生物所处的___________越高,其有毒物质积累量越大。图2中丙所代表的生物成分为______________,图中显示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有                        

              (2)若该系统中小球藻每年固定的能量不变,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河蚌B的食物比例由原来的C:E=1:1调整为2:l,则该生态系统中传递给河蚌的能量理论上是原来的_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3)某段时间人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湖区鱼类(甲)的种群密度,调查的总体积为2hm3,随机选取多处样方,若第一次捕捞了3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捞,在第二次捕捞到的鱼(甲)中,未标志的有40条、标志的有10条,由此可估算出该鱼类种群在该时期的种群密度为        

            • 9.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中C02进人生物群落的方式只有光合作用

                 

              B.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较低与细胞呼吸等有关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自给自足

                 

              D.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来源于生物
            • 10. (6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B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C是      , B中的a种群在食物链中处于第    营养级。碳在A、B、C之间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2)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生物c的灭绝,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是        调节。
              (3)B中的 a与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除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外,还有       等方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