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律《田律》记载了秦代关于“山林保护”的相关法规,摘录如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取生荔、麛?(卵)觳,毋毒鱼鳖,置?罔(网),麛时毋敢将犬以之田,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到七月而纵之。”它的大意是“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不准掏鸟蛋及捕捉幼兽;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网和陷阱.母兽繁殖时不准带着狗去禁苑狩猎;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到七月才解除禁令。”请分析回答:

               (1)若大量砍伐林木,会造成鸟兽减少。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若在繁殖季节任意捕猎动物,会使动物的种群密度下降。其原因是       

               (3)现代的生态农场中,利用秸秆喂养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做燃料,将沼渣做肥料,形成良性循环系统。这种对秸秆的利用方式与“烧草为灰”相比,其优越性是_   ___。

               (4)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看,“禁苑”的设定相当于        。“到七月才解除禁令”等条款,说明《田律》的主题是指导人们      自然资源,让动植物能够正常繁衍,山泽可以休养生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2.

              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人工湿地,通过沉降、分解和做鱼的饵料等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人工湿地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原因是              

              (2)调查发现,该湿地物种数逐年增加,这实际上是群落的         过程,随之其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稳定性增强。

              (3)人工湿地只能净化一定量的污水,原因是该生态系统                          

              (4)芦苇能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芦苇能净化水体、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场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 3.

              某生态学家分别对一片玉米田、一片荒地和一个湖泊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测定,测出的数据如下表(单位:KJ),请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田

              荒地

              湖泊

              入射太阳能

              2001.0

              497.0

              111572.0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25.3

              4.95

              111.3

              生产者的呼吸量

              8.4

              0.99

              37.0

              (1)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2)假如两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固定了等量的太阳能,则           (玉米田或荒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多的能量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3)玉米田生态系统中,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用于                

              (4)玉米与玉米田中的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除草的原理:               

            •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



              (1)要维持图1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有      的地方。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其基础是           

              (2)若藻类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0×108 kJ,藻类中1/2被水蚤捕食、1/2被鲤鱼捕食,则鲤鱼所获得的能量最少为          kJ。

              (3)图2的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_________,乙和丙之间的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_。

              (4)图2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        (用格式“××→××”表示)。

            • 5. 图1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2代表的是图1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金字塔”结构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能够将大气中CO2固定下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自然界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主要从图1中的过程________(填数字序号)考虑。

              (3)图1中C对应图2中的________。

              (4)图2“能量金字塔”中的E2表示以________形式散失的能量。

              (二)选考题(共2题。考生在第30,31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 6.

              四川省广汉市推行的生态桃园建设,种养结合,形成“猪—沼—桃”的模式。桃树之间种植紫云英等豆科植物,既可作为猪饲料,也可通过其根部的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肥田,减少化肥的用量。猪的粪便作为肥料生产沼气,沼液用来肥田,达到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桃树叶片上蚜虫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法),通过统计发现蚜虫最初的种群密度为30只/m2,气候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蚜虫每天的增长率为h,则10天后蚜虫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只/m2。防治蚜虫可以引入蚜虫的天敌——瓢虫,

              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蚜虫被瓢虫捕食时,会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周围的蚜虫会纷纷逃避,蚜虫之间属于________信息传递。

              (2)若桃园中草固定的能量为a,猪摄入的能量为b,猪粪便中的能量为c,猪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草→猪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100%。“猪—沼—桃”的生态桃园模式,提高了能量的________。

              (3)若在紫云英中种植不喜光的中药材——金线莲,与原有的桃园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金线莲不仅可以药用,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价值。

            • 7.

              从“群体”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生命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l)为控制有害动物,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技术属于________(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机械防治”)。控制虫害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________,大熊猫种群的K值会变小。 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适度利用生态系统,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 8.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______.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______.
            • 9.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在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时候往往选取         调查(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其原因是                      

              (2)冻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的积累,其原因是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 10. 生态学家对某池塘进行能量流动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

              植物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GP

              463

              63

              11.6

              R

              96

              18.8

              7.5

              未利用

              293

              29.3

              5








              注: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发生改变。

              (2)从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表中的___________(填表中数值)J·hm-2·a-1的一部分。

              (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池塘中的N、P含量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降低,造成鱼类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