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墨西哥坎昆召开,190多个国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共同协商,签署新的协议。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B和B→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自然生态统的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通过____________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

              (4)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储存在1800kg葡萄糖中,则图中最高营养级释放CO2的最大量为____________(假设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全部用于自身消耗,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5)“周一请吃素”,这是哥本哈根环保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广大环保人士的支持。试从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该理念的合理性:                                                                                                                                                                                                                                                             

            • 2. (9分)

              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填字母),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  (填字母)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

                    的能量。

              (2)蚕同化的能量D=      (填字母),正常情况下D∕C的比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  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3)若D1代表蚕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则B1表示      

            • 3.

              下图是某人工鱼塘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__________,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调节。

            • 4.

              生态学家对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A、B、C、D四个营养级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______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105J/m2/年,其中绝大部分能量最终都会通过生物的

              _______________被耗散掉。

              (3)该生态系统若要长期维持能量流动,必须有来自系统外部的____________补给。

              (4)已知此生态系统中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只有少数种类的肉食鱼和龟类,假定肉食鱼有潜在的捕食者,该捕食者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捕食才能维持生存,原因是肉食鱼可提供的能量______________。

            • 5.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1为能量流经种群乙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能量数值,图2为种群乙随时间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中_____________(填数字)=3×l07

              (3)图2中_________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4)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__________信息,说明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 6. 图一为某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图二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请回答:

              (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由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图二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的生理过程主要为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成分丙为________。

              (4)图一中,植食性动物为肉食性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肉食性动物能够依据植食性动物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植食性动物同样也可以依据肉食性动物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科学工作者在水稻的某生长期内,将鸭子引入一个稻田.鸭子不食用此生长期的水稻,可捕食水稻蝗虫及其他害虫,有效地控制了虫害,图甲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蝗虫属于第            营养级,鸭可用图乙中             表示。


              (2)乙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3)当鸭子发现食物时,会呼唤同伴前来取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4)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农田无人管理,若干年后成为灌木林,这属于               演替。


              (5)如果稻田受到轻度污染,其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机制是           

            • 8.

              翠湖被誉为镶嵌在昆明城的“绿宝石”,红嘴鸥每年都成群地飞到这里过冬。图甲是某研究小组经过调查研究,得到的翠湖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乙是翠湖中底栖动物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d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图甲的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红嘴鸥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虾和上层鱼类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图乙中M2表示________,P表示________。

              (3)翠湖成群的海鸥吸引了无数观赏的游客,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 9.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______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______(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_____取样法,分别统计______的种群密度。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______(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①好氧       ②光合放氧      ③厌氧      ④兼性厌氧

              (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径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

              (6)如图所示,该生态系统输入的太阳能为_____ KJ,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 10. 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l、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l、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IV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III,主要原因是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图乙表示了生态系统能量输入、_____________、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_______________。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该系统营养级I、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D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

              (4)若图甲中营养级I、II、III各只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下图。若甲能量的1/4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8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___________kJ。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