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的并不是捕食食物链
              B.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种内互助关系
              C.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能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蚂蚁能长期控制巢内真菌寄生物是进化的结果
            • 2.

              鲢鱼与青鱼、草鱼和鳙鱼为四大家鱼,主要的活动水层不同,另外鲢鱼在流动的水中才能繁殖。某人工鱼塘(静水)放养的都是鲢鱼苗,每天投放适量的有机饲料,并且水质等其他条件均适合鲢鱼的生长。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该鱼塘内所有鲢鱼和其他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该鱼塘内鲢鱼的密度将呈“J”型增长
              C.流经该池塘的总能量是池塘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再放养适量青鱼、草鱼和鳙鱼可充分利用水体资源
            • 3.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
              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 4.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树/平米)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 5.

              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下图所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空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的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 6.

              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植食性动物,这种动物不直接从树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下树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在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大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大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又会寻找树懒钻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且易被天敌捕食
              C.树懒蛾幼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来自三趾树懒同化的能量
              D.三趾树懒、树懒蛾和绿藻构成的生物群落相对稳定
            • 7.

              环境保护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水族箱中群落演替”的实验,水族箱达到稳定状态一段时间后,生物逐渐死亡,下列关于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水族箱内的生物构成一个人工生物群落
              B.不需要向水族箱输入外界的物质和能量
              C.定时记录水族箱内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
              D.各营养级生物的比例不同会影响演替速度
            • 8.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 9.

              某人工养鱼缸中用的水是洁净的池塘水。池塘水中含有丰富的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及细菌,浮游动物可取食藻类,鱼类取食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和鱼食。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浮游动物与细菌对鱼缸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B.浮游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散失
              C.鱼缸中的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及鱼类构成了一个群落
              D.藻类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鱼缸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10.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相关思维拓展的分析正确的是
              A.“瞑蛉有子,蜾蠃负之”,说明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的关系
              B.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是一个初生演替过程
              C.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同一般生态系统一样,都来自太阳能
              D.有些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建设“稻—萍—鱼”立体农业,这是人类对大自然本来面貌的回归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