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国家林业局、央视联合举办的“美丽中国—湿地行”大型公益活动中,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从全国41处国际重要湿地、400余处国家湿地公园、550余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脱颖而出,喜获“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湿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其生态学方面的问题:

              (1)截至2015年6月,微山湖湿地有脊椎动物325种,还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昆虫等多种无脊椎动物;景区内植物种类更加繁多,其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之为________。

              (2)2011年12月13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批准建立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历经三年,建成了以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水质净化、生态观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公益性生态工程,使微山湖湿地公园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________。

              (3)当地政府结合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维持湖区生态平衡,协调推进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这有利于提高微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同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200多种鸟类前来安家落户,绝迹多年的毛刀鱼、小银鱼、鳜鱼等也重返家园,提高了景区的吸引力和观赏性,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4)湿地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A1)→乙(A2)→丙(A3),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A2远远小于A1/10,原因是________。

            • 2. 如图1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图2),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结构,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______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______能力.
              (3)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4)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哪一个环节?______.
              (5)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______.
              (6)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取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导致统计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3.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观赏性小生态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下图是一个简易生态瓶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生态瓶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碳、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利用,原因是________。

              (2)简易生态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但简易生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原因是________。

              (3)为尽可能长时间维持生态瓶的相对稳定,应将该生态瓶置于________处,并避免阳光直射。若要在该生态瓶中添加小动物,则应注意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

            • 4.

              千岛湖是1960年为建设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构建以来气候变化相对稳定,1998、1999年发生大面积藻类水华。为探究这次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调查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如下图。

              (1)图1所示箭头所指方向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N、P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原因一是: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________,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原因是:藻类大量死亡,导致_________(填“需氧型”或“厌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水中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3)分析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1998、1999年千岛湖水华发生的原因,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  不同年份鲢鱼、鳙鱼数量相对值

              年份

              鲢鱼、鳙鱼

              银鱼

              1993~1997

              6.66

              5.43

              1998~1999

              2.16

              7.72

              (4)由上表、图1、图2综合分析,湖中鲢、鳙主要捕食________,由于渔业的过度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________简单,稳定性较差。千岛湖水华现象警示我们,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

            • 5.
              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______ .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
              (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 ______ ,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 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 6.

              紫茎泽兰是原产中美洲的一种菊科杂草,植株中含有多种导致昆虫和草食动物死亡的有毒物质,其根部还分泌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20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已对我国部分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请回答:

              (1)可以连续多年采用     法调查紫茎泽兰种群数量并计算λ值。若λ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则说明其种群数量上升。

              (2)从种间关系分析,紫茎泽兰成为当地优势种群的主要原因是                  

                      从演替的角度分析,紫茎泽兰影响了当地群落自然演替的             

              (3)泽兰实蝇是一种昆虫,它在紫茎泽兰的分生区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在紫茎泽兰幼嫩部分取食营养,形成虫瘿(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而长成的畸形瘤状物),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泽兰实蝇与紫茎泽兰的种间关系为           。但是,目前能够控制紫茎泽兰蔓延的生物极少,紫茎泽兰已经对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干扰,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 7.

              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含大量有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山、河流、村庄中的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___,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依赖于物理沉降、_______和微生物的分解。


              (3)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 __________ 法采集、调查;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些鸟类以河鱼为食,当它看到食物时,便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其快速捕食,分泌的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吗?______请简述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鸟类与河鱼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视觉敏捷的鸟和游得快的鱼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6)河流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W1)→乙(W2)→丙(W3)[注: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如果经过测算发现W2远小于W1/10,究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高能量是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

            • 9.

              下图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

              (2)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河流中的_____________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__________而大量消耗溶解氧导致的。

              (3)在河流的BC段上,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由于______________(物质)增多导致的。

              (4)图中NH4+等无机盐离子和藻类变化曲线表明,该生态系统中存在________调节,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__。

              (5)BC段水中溶解氧逐渐增高的原因是:①藻类的逐渐增多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释放氧气;②水中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_(生物)的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

            • 10.
              长果桑是热带雨林中的一种重要植物,根浆瘦蚊以桑果为食,太阳鸟既能取食桑果又能啄食堪浆瘦蚊.请回答下列问题:
              (l)以上三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有 ______ .
              (2)长果桑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不断释放出芳香气味吸引太阳鸟取食.在这一过程中,芳香气味属于 ______ 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______ 的功能,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若在100hm2雨林区域中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太阳鸟种群密度(不考虑出生、死亡、迁人、迁出等情况),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重捕获10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区域太阳鸟的种群密度为 ______ .太阳鸟被捕获后警惕性提高,较难被重捕,因此调查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 ______ .
              (4)在轻微外力干扰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若人类过度利用热带雨林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则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原貌,这是因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______ 较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