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 调查结果
              2013年(养殖前) 2015年(养殖后)
              水生高等植物 物种数 13 5
              生物量(湿重kg/1 000m2 560 20
              浮游藻类 物种数 11 20
              生物量(干重g/m3 2 10
              鱼类 物种数 15 8
              生物量(湿重kg/1 000m2 30 750
              虾、贝类等小型动物 物种数 25 8
              生物量(湿重kg/1 000m2 55 13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______发生了显著变化,抵抗力稳定性明显______。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3)若浮游藻类继续大量繁殖,则会危及养殖鱼类的安全,甚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由这种原因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时间往往发生在一天中的______(填“凌晨”“中午”或“傍晚”),因为此时间段______。
              (4)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
            • 2.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一定时间内流经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I、Ⅱ、Ⅲ)能量的不同去向的相对值(分别用a、b、c、d表示,其中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图甲中的______(填写字母)固定的。图甲中的食物链有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大量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请据图甲分析原因:______。
              (3)图乙中______(填写字母)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向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有自身呼吸消耗、被______利用和未被利用。
              (4)若图乙中处于第Ⅲ营养级的生物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则短期内对处于第I和Ⅱ营养级的生物数量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
            • 3. 如图表示某生态农业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生态系统内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等方面。
              (2)该生态系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图中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是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图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中。
              (4)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______等过程。
              (5)由图可知,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6)信息传递对于该生态农业系统和群落的作用是______。
            • 4. 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生物总称。图1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水体生态系统模型,图2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型,虚线方框内的A、B、C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在图1所示的水体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有______条,属于初级消费者的生物除了牡蛎和虾外,还有______。
              (2)图2中的A可以表示图1中的______(填图1的生物名称)。图2中C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
              (3)若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型,则④、⑤、⑥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④______⑤+⑥(选填“>”“=”或“<”)。
              (4)若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则______释放的能量不能作为①的能量来源。
              A.②B.⑤C.⑦D.⑧
            • 5. 图Ⅰ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其中牧草同化的能量为A,a、b、c、d、k、p、q、r、s、t、x、y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e、f、g、h、o、l、m、n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图Ⅱ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Ⅰ中该食物网存在______条食物链,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该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2)图Ⅰ中鹰所获得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的比例为______,鼠自身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为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图Ⅰ中假设放养的牲畜的食物90%来自牧草,那么人增加100kJ能量需要牧草的量为______kJ。
              (4)图Ⅱ中②④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人为因素导致图Ⅱ中______的数量大量减少,这是出现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 6.
              果农在新建果园的行间空地间作(相间种植)玉米和大豆,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果园生态系统中,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用于 ______ ,另一部分用于果树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
              (2)大豆根部生活的根瘤菌可以进行生物固氮,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3)玉米螟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内取食,可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虫,破坏种群的 ______ ,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4)调查果园中蚜虫种群密度的方法是 ______ .
              (5)果园间作玉米和大豆的优点: ______ .
            • 7.

              研究人员对蓝藻水华现象较为严重的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有机碳生产率(不考虑其它生态系统输入到该系统的有机碳)进行了研究。请分析回答:

              (1)在湖泊中,随着水深的变化,不同的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是群落____________的体现。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测定____________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

              (2)研究人员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溶氧量,来估算湖泊的有机碳生产率,结果如图所示。制作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黑瓶(不透光)和白瓶(透光),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m和-1.0m的每一个水深悬挂一个黑瓶和两个白瓶。每个实验瓶注满后溢出三倍体积的水,灌瓶完毕,将瓶盖盖好,立即对每一个水深中的一个白瓶溶氧量(IB)进行测定,作为实验开始时的_________溶氧量。将黑瓶、白瓶曝光培养24h,测定每一水深中黑瓶溶氧量(DB)与白瓶溶氧量(LB)。则每一水层的呼吸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估算;每一水层的有机碳生产量(总光合作用生产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估算。
              (3)据图分析,影响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7月份0.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低于其它月份,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太阳能是经过湖泊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的固定而输入该系统,能量在该生态系统的流动过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外部能量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的基础。

            • 8. 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F、D的数量将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千克.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______.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
            • 9.
              某湖泊中生活着鱼类、青虾、水蚤和水生植物等生物.其中,肉食性鱼类以青虾为食,青虾以水蚤和水生植物为食,水蚤以水生植物为食,请分析回答:
              (1)湖泊中不同种类的鱼不属于同一物种的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 ______ .各类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其意义是 ______ .
              (2)根据湖泊中上述生物的食物关系推算,若肉食性鱼类增加1千克,至少消耗水生植物 ______ 千克.若青虾被大量捕捞,短期内将直接造成肉食性鱼类的种群密度 ______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水生植物在该湖泊的碳循环过程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 .
              (4)若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该湖泊中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______ .
            • 10.
              长果桑是热带雨林中的一种重要植物,根浆瘦蚊以桑果为食,太阳鸟既能取食桑果又能啄食堪浆瘦蚊.请回答下列问题:
              (l)以上三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有 ______ .
              (2)长果桑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不断释放出芳香气味吸引太阳鸟取食.在这一过程中,芳香气味属于 ______ 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______ 的功能,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若在100hm2雨林区域中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太阳鸟种群密度(不考虑出生、死亡、迁人、迁出等情况),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重捕获10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区域太阳鸟的种群密度为 ______ .太阳鸟被捕获后警惕性提高,较难被重捕,因此调查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 ______ .
              (4)在轻微外力干扰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若人类过度利用热带雨林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则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原貌,这是因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______ 较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