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蚕是初级消费者,鱼是次级消费者
              B.沼气池、塘泥中存在着大量的腐生细菌和真菌
              C.“沼渣→桑”表示沼渣中的相关元素传递给桑
              D.该生态农业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 2.

              下列措施中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利用黑光灯对农田害虫进行诱捕
              B.将作物秸秆投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充分利用
              C.应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改良品种,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尽量 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施用
              D.设法提高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效率,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
            • 3.

              下图 1 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 A,B,C,D 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 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 2 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 1 中 B,C 分别属于分解者和生产者
              B.图 1 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 2、3、4、5
              C.图 2 中③和④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并流向分解者
              D.图 2 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4.

              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鸟既是初级消费者也是次级消费者
              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 m2
              D.昆虫的能量增加A时,植物需提供的能量为10A
            • 5.

              下图 1 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 A,B,C,D 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 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 2 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图 1                                 图 2


              A.   图 1 中 B,C 分别属于分解者和生产者

              B.   图 1 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 2、3、4、5

              C.   图 2 中③和④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并流向分解者

              D.   图 2 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6.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A.改善了土壤结构            
              B.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C.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D.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 7. 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
              B.通过蝇蛆、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
              C.离开了人的作用,该系统将很快崩溃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8.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种群水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B.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
              C.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