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C源、N源和代谢类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硝化细菌、乳酸菌
              B.乳酸菌、根瘤菌
              C.根瘤菌、衣藻
              D.硝化细菌、衣藻
            • 2.

              为验证土壤微生物能分解农药,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器中,a组高压蒸汽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错误的是( )

              A.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
              B.向a,b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
              C.检测敌草隆消失的情况,预计a组敌草隆含量不变,b组敌草隆部分分解
              D.只用砂土,实验效果比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
            • 3.

              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或毛霉
              C.本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D.若用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青霉素和NaNO3,并应加入尿素
            • 4.

              下表是对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项目

              硝化细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A

              能源

              NH3

              乳酸

              N2

              光能

              B

              碳源

              CO2

              糖类等

              糖类等

              CO2

              C

              氮源

              NH3

              N2

              N2

              NO

              D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自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A.A
              B.B
              C.C
              D.D
            • 5.

              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如适量的________和琼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③所示的方法为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

              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________。

              (3)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取________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________℃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________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 6.

              .请回答下列与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____它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

              (2)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含量

              蛋白胨

              10.0g

              乳糖

              5.0g

              蔗糖

              5.0g

              K2HPO4

              2.0g

              显色剂

              0.2g

              琼脂

              12.0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 (选择、鉴别)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

              (3)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 (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_。静止空气中的细茵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弃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 。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4)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________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5)利用培养基不仅可以分离培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也要对外植体等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原因是_________

            • 7.

              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如下


              (1)纤维素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干中第二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该步骤要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 振荡培养的作用是            (答出1点)

              (3)第三步骤梯度稀释后,用________________(接种工具)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的表面。

              (4)将适量的_________染料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出现__________则说明此种菌能够分解纤维素,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

              (5)如果我们要长期保存纤维素分解菌,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方法保存。

            • 8.

              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一抑制___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菌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生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用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     ⑤长出菌落时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
            • 10.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赤峰市克旗热泉(出口水温达87℃)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号培养基中应加入     ,以便挑选出能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从Ⅰ号培养基中挑选     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中。

              (2)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如果不经过①过程,直接将采集的样品进行接种培养,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3)Ⅰ、Ⅱ号培养基中接种菌种后,应该置于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皿要倒置的原因是     

              (4)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如曲线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80℃并不是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原因      。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     ℃时测得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