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原因是________。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________,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在对新鲜胡萝卜进行干燥时,要注意控制________,否则会引起胡萝卜素的分解。

              (2)从橘皮中能提取出橘皮油,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橘皮干燥,并用________浸泡。为探究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应设置________作为对照。

              (3)酒精发酵时,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为获得耐酒精的酵母菌,用涂布器在含高浓度酒精的培养基上进行________操作。这种培养基只允许耐酒精的微生物生长,该培养基称作________培养基。再根据菌落的________、隆起程度和颜色等菌落特征获得酵母菌。

            • 2.

              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一抑制___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菌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生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 ______ 、 ______ 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 ______ 、 ______ 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______ (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 ______ ;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______ .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 ______ .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 ______ .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______ .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 ______ 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 4.

              在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液体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液体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体培养基中除了把葡萄糖作为____________外,还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还发现了CV101、CV103新品种,对其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来验证你的观点。

                  ①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A组)和不含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组);

                  ②将等量且适量稀释的CV101菌液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应在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③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______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
              __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______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______,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④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______(细胞名称).
            • 6.

              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乳酸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人适量的_______和琼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中过程①②③所示的方法为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据图分析,这里的n=___________。

              (3)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取等量且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 _________℃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__________________都倒置于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 7.

              某兴趣小组对某蓄水池进行细菌数目测定,以了解池水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无菌三角瓶取水样前,水龙头需使用酒精棉擦拭消毒后,再通过_________灭菌。取水前进行无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通过滤膜法测定细菌总数,将10mL的水样进行过滤后,将滤膜放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时应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填2点原因)。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除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外,还能提供磷酸盐和__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段观察到的平板上菌落特征的差异有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该小组若想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将滤膜放在__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然后计算培养基上__________(颜色)菌落的数目。

            • 8. 为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X、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X的细菌(目的菌).下图是从土壤中筛选出该细菌的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分离纯化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记录项目: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

              菌落编号

              1

              2

              3

              48小时

              1.6

              2.8

              3.0

              72小时

              2.2

              1.2

              5.0

              96小时

              2.3

              1.2

              4.2

              (1)培养基中的有机化合物X主要为目的菌提供 ___________等营养要素.从土壤中富集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时,应选用 ______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图中②、③过程接种的方法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倒平板前,应对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灭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菌种的分离纯化结果,应选择为 ______ 号菌落进行扩大生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除标注外,每空0.5分。共4分)苹果干腐病是一种名为茶藤子葡萄座腔菌真菌引起的疾病,病菌通常由枝条伤口入侵感染,在伤口处形成溃疡。某中学的科研小组计划分离出该真菌,并进行药物防治实验,为苹果干腐病的防治提供合理的建议。经过查阅资料,确定了分离时所用的PDA培养基配方,如表所示:
              物质马铃薯葡萄糖自来水氯霉素
              含量200g20g1000mL0.3g
              该真菌在上述PDA培养基上生长时有特定的形态特征:辐射状白色匍匐菌丝,绒毛状。
              (1)要获得菌落,则上表中还应添加的成分是 ______ 。氯霉素的作用是 ______ (1分) 。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 ______ 、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 ______ ,以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2)用剪刀从染病枝条溃疡处剪取1×1cm2的患病组织,并用0.1%的升汞进行消毒,置于培养基中心,在合适条件下进行培养,共培养五组。待菌落形态特征稳定后,用 ______ 法将该致病菌分别转移至含有等量0.5%苦水碱剂、40%福美砷、清水的上述PDA培养基中进行抗药性实验,并每隔24h记录一次最后划线区域的菌落数目。
              ①选取 ______ 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的菌落数目。
              ②记录结果如下:
              小组0.5%苦水碱剂40%福美砷清水
              菌落数目2817
              从结果分析可知, ______ 能很好的抑制该真菌的生长,适合防治苹果干腐病。

            • 10. 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之一。研究发现有些细菌能产生促进小球藻生长的物质,也能分解小球藻产生的自身抑制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小球藻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的3种细菌(X1、X2、X3)分别与小球藻混合培养,以筛选出对小球藻生长、油脂积累有利的共生菌。图1、2表示有关实验结果,其中A1〜A3代表等量小球藻分别与细菌X1〜X3的混合培养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藻菌共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以及适宜温度和______等环境条件。此过程中,小球藻可为细菌的生长、增殖提供______。
              (2)图1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3)在对小球藻进行直接计数时,通常采用______的方法。计数时取小球藻培养液并稀释40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中方格面积:mm2)进行计数,得到平均每个中方格中小球藻数量为25个。已知每个小球藻细胞干重约10-12g,则每升样品液中小球藻干重为______g。
              (4)根据实验结果,应选择______作为最佳共生菌。在利用这种菌种进行连续生产时,某同学认为藻密度应控制在培养至第6天时对应的藻密度,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