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以下是人们筛选、纯化和扩大培养该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该类微生物应取自__________的土壤。

              (2)为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配制培养基时,碳源应以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后需密封培养,由此推测该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 ,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______________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 2.

              固定化产酯酵母可以利用酱油中的部分糖产生酒精和乙酸乙酯等呈味物质,提高了低盐固态工艺酱油的品质。下面是科研人员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试验步骤:

                  ①将冰箱中4℃保存的菌种接种在麦芽汁培养基中,30℃恒温培养3d。

                  ②称取一定量的海藻酸钠加入水中,加热溶化,配成3%的海藻酸钠溶液。

                  ③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加入产酯酵母,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④用lOmL的针筒吸取混合液滴于4%的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待凝胶珠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3次,备用。

                  ⑤配制不同葡萄糖添加量的酱油,分别加入等量的固定化产酯酵母,在适宜条件下发酵一 段时间后,测定酱油中酒精和乙酸乙酯的含量。

              实验结果:

              测定物质

              Mg/100mL

              葡萄糖添加量/%

              0

              1

              2

              3

              4

              酒精

              485

              1291

              1563

              1150

              836

              乙酸乙酯

              13.3

              17.3

              20.9

              18.42

              15.9

                请回答: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麦芽汁培养基能为产酯酵母提供水、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等。步骤②中加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需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试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传统酱油生产过程中,需向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食盐。若添加量过低,会________;若添加量过高,会________ 。

            • 3. 下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可以准确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
              B.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C.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D.放射自显影结果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
            • 4.

              某同学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并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称取和稀释被污染的土壤时应在火焰旁
              B.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C.用不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同时培养作对照
              D.目的菌种属于好氧异养型微生物
            • 5.

              某同学利用自己所学的生物技术自制酸奶,实验方案如下:

              材料用具:纯牛奶、原味酸钠;带盖瓶子、勺子、可调温电饭锅。

              制作方法:

              (1)将瓶子(连同盖子)、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水煮沸10分钟。

              (2)瓶子稍冷却后,向瓶子中倒入牛奶,再放入电饭锅中沸水浴加热10分钟。

              (3)待牛奶冷却至40℃左右(不烫手)时倒入牛奶量1/5的酸奶作“引子”,用勺子搅拌均匀,拧紧瓶盖。

              (4)将电饭锅温度调至40℃,继续保温7-8小时。

              请回答:

              (1)将瓶子等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子”指的是酸奶中的___________,其在发酵过程中完成的主要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式)。

              (3)牛奶冷却后才能导入“引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将瓶盖拧紧是为了保持____________条件。

            • 6. 选择培养的结果:培养液变(  )
              A.清澈
              B.混浊
              C.红色
              D.产生透明圈
            • 7. 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土壤 ③稀释土壤溶液 ④涂布平板 ⑤微生物的培养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 8. 醋酸菌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微生物,不仅可用于生产醋酸,某些类型还可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菌在缺少糖源的情况下,可将乙醇氧化为  ,进而生成醋酸。进行醋酸发酵时,为了维持醋酸发酵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可向培养液中加入  
              (2)筛选接种时,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  附近进行;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个培养皿中某部位的菌落分布呈沟槽状,与其他部位的菌落分布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最可能是划线时该部位  
              (3)鉴定菌种的依据通常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  等菌落特征。将鉴定的菌种进行临时保存时,可在低温下使用试管斜面保存,但该方法除保存时间短外,菌种还易  ;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  
              (4)利用筛选出的优质菌种进行生产时.研究人员测得培养过程中的细菌纤维素产量、培养液中的残糖量和残氮量如图所示。图中代表培养液中残氮量的是  曲线。与B曲线相比,A曲绂下降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 9. 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D.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可以观察其运动
            • 10.

              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对于解决秸秆等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KCl、酵母膏以及水解酪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本实验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之前要进行选择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溶液,等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

              (3)为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若以接种环为工具,则用________法进行接种。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三种菌株对秸秆进行处理,并在第5天和第10天对秸秆和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组分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可知,三种菌株对________的降解作用最强。与第5天结果相比,第10天秸秆各组分中________的降解率变化最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