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亚洲人体内普遍缺乏乳糖酶,造成饮用牛奶后出现肠胀、腹胀、腹泻等不良症状。某牛奶制品生产厂家致力开发新产品,生产低乳糖新品,欲筛选出高产乳糖酶的微生物,制备乳糖酶并固定化,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时,宜用___________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

              (2)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乳糖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面,根据图示信息,在____________的条件固定化酶催化效果较好。

               

              (4)实验者还进行了海藻酸钠固定化乳糖酶及化学结合法固定化乳糖酶的催化效果的比较研究,发现用____________法固定化酶的效果更好,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和使用游离酶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 3.

              固定化酶技术运用工业化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参数。如下图:曲线①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 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中一定有的化学元素有___          __,从上图可以看出,酶的活性容易受到 __         的影响。

              (2)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有                     

              (3)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主要优点是                      

              (4)曲线②中,35℃和80℃的数据点是在                      ℃时测得的。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 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                      

              (5)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下图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                                            

            • 4.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主要有α-淀粉酶(在pH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和β-淀粉酶(不耐热,70℃条件下15min后就失活,但耐酸)。请根据以下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测定40℃条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

              [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2ml斐林试剂生成标准颜色。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好。

              试 剂

              试 管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溶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X

              1.8

              Y

              1.0

              Z

              0.4

              0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表中X、Y、Z代表的数值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以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______________,以获得α-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取A、B、C、D四组试管分别作以下处理:

              试 管

              A1

              A2

              A3

              B1

              B2

              B3

              C

              D

              5%淀粉溶液(mL)

              1

              1

              1

               

               

               

               

               

              α-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蒸馏水(mL)

               

               

               

               

               

               

              1

               

              40℃ 水浴锅中保温(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步骤四:将A1和B1试管中溶液加入到E1试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试管中,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试管中,C、D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试管中,立即将E1、E2、E3、F试管在40℃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__________,并经过____________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用比色法获得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将E1、E2、E3试管中的颜色与______试管进行比较得出结果;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________。

              [讨论] ① 实验中F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正。

              ② 若要测定β-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二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淀粉酶溶液____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从而获得β-淀粉酶。

            • 5.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催化速率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 6.

              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的催化下分解都加快,其原理都是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或者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检测效果均可
              C.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则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
              D.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操作合理的顺序应为: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 7.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 8. 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________。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下图2中[ ]________(填数字序号及名称)。

              图2

              (3)在生活实践中,酶制剂在洗衣粉中被广泛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如图3)。

              图3

              ① 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

              ② 在0 ℃和75 ℃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 ℃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可用酶在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以获得包裹在蛋白质中的DNA片段信息,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①a、b过程中,酶作用的部位依次是________。

              ② 若将获得的DNA片段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所需酶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 9.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 10.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