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泡菜、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和计数乳酸菌的数量.
              (1)永州泡菜鲜美可口,而且开胃、增加食欲,泡菜开胃增加食欲的原因是泡菜中含有促进开胃增加食欲的物质是 ______ .
              (2)取泡菜的汤汁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泡菜选用的菌种是______.
              (3)尽管泡菜鲜美可口但不能多吃,还是多吃新鲜的蔬菜为佳,因为新鲜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比泡菜 ______ .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过程中,在泡菜提取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每克泡菜原汁的乳酸菌的含量,泡菜原汁取样于同一时间同一坛泡菜,分别在103、105、107三种稀释倍数下,各种稀释倍数下均涂布了四个平板,每个平板均接种0.1mL稀释菌液,在无氧、适温条件下培养的实验结果如表:

              稀释103

              稀释105

              稀释107

              平板(A)中的菌落数

              平板(B)中的菌落数

              平板(C)中的菌落数

              A1

              A2

              A2

              A4

              B1

              B2

              B3

              B4

              C1

              C2

              C3

              C4

              341

              303

              283

              350

              308

              245

              251

              284

              21

              33

              39

              19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每克泡菜原汁中乳酸菌数目大约为 ______ 个.
              (6)最近湘雅医院抢救了一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据苏教授说亚硝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正常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使患者的 ______ 变性失活,出现缺氧症状.
              (7)在人体消化道的微生物作用下,亚硝酸盐可转化成具有致癌作用的 ______ .
            • 2.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制备标准显色液——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B.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配制溶液——比色
              C.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制备标准显色液——比色
              D.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 3.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B.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制备溶液——比色
              C.制备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制备标准显色液——比色
              D.制备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 4.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______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______的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的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醋酸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苹果汁发酵成苹果醋的全过程中,有机物的质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有机物的种类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6)苹果醋和泡菜都酸,但原理不同;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回答下列与腐乳、泡菜的制作有关的问题:

              (1)豆腐中蛋白质占38%左右,脂肪含量约占8%.与豆腐相比,腐乳更易于消化吸收、味道更鲜美,这是由于起发酵作用的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_酶。

              (2)毛霉等的生长需要豆腐提供水、无机盐、和____________、等四大类基本营养物质,此外,还需一定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当毛霉等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对豆腐要进行____________。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置而成的卤汤。卤汤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作用外,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

              (3)现代工业生产腐乳,必须严格控制无菌条件,将经过筛选的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对豆腐灭菌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吉香居”泡菜制作时,其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少量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从开始制作泡菜到泡菜品质最佳的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其主要作用的微生物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

            • 6.

              [生物一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腐乳又称豆腐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特色传统民间美食,因其口感好、营养高,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而深受中国老百姓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喜爱,是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毛霉是腐乳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甶于其体内存在的_____ 酶可将豆腐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和风味。腐乳在制作时可通过____的措施来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防止腐乳腐败变质。

              (2) 毛霉与泡菜制作所需的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区别是________。

              (3)以前家庭生产腐乳利用的是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现在工厂生产需要优良的毛霉菌种,故此需要对毛霉进行分离。对毛霉进行分离的培养基中应含有的基本成分除了水、无机盐外,还应有____。为了将毛霉从细菌中分离出来,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 ,对毛霉的接种常采用_________法,对培养的微生物可根据__________来判断是否为目的菌。

            • 7.

              下列有关于发酵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的直立菌丝构成的
              B.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
              D.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
            • 8.

              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_______。配制的盐水需_     __后,方可注入泡菜坛,最终没过全部菜料。发酵时,坛盖边沿水槽中要注满水,其目的是_             __。

              (2)泡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_      __和_       __。一般腌制_        __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下降。

              (3)制作泡菜需要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其方法是__        ____;其原理是:在_             __条件下,亚硝酸盐首先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             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             ___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 9.

              在腌制泡菜时,抑制有害菌繁殖是关键。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利于抑制有害菌繁殖的是( )

              A.接入含有菌种的“老汤”
              B.适量加入盐、酒和调料
              C.利用无氧环境抑制有害菌
              D.利用发酵产物抑制有害菌
            • 10.

              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如图.


              (1)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           .乳酸菌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有              
              (2)据图,与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            ;pH呈下降超势,原因是            
              (3)该小组得到一株“优选”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5倍),拟参照资料的实验方案和食盐浓度(4%﹣10%),探究与普通乳酸菌相比用“优选”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并确定其最适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并推测实验结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