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7是家蚕体内的一种小分子非编码RNA,可与某些mRNA尾端的一段非编码序列(3′-UTR)结合,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为研究R-7是否影响家蚕基因B(调控家蚕眼睛发育)的表达,科研人员将基因B中对应3′-UTR的DNA片段与荧光素酶基因(R-7不影响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重组后导入家蚕胚胎细胞观察其表达结果。请回答:

              (1)利用PCR技术扩增基因B对应3′-UTR的DNA片段,应先依据该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 列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可将上述DNA片段插入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如图)上的位点_____________,构建重组载体。

              (3)将重组载体与R-7共同导入家蚕胚胎细胞,同时应设置两个对照组,即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导入两组家蚕胚胎细胞。

              (4)科研人员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中提取________________,经处理检测后获得相对荧光值(在适宜条件下,荧光素酶可催化荧光素发生氧化反应并发出荧光),其结果如图。

              (4)依据实验结果可推断,R-7影响基因B的表达,即通过遵循______原则,R-7与基因B所转录的mRNA的3′-uTR结合,进而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基因B的表达。

            • 2.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奖。工业上青蒿素一般从青蒿植株中提取,产量低,价格高。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为培育出高青蒿素含量的青蒿提供了思路。科学家先通过紫外线处理大量青蒿幼苗后,偶然发现一株高产植株。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该高产植株控制青蒿素合成相关的一种关键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1)提取了高产植株的全部DNA后,要想快速大量获得该突变基因可以采用PCR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至少写两个)。

              (2)如果用青蒿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双链cDNA片段,该双链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做青蒿的_________。

              (3)将获得的突变基因导入普通青蒿之前,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1、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

              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好的重组质粒在其目的基因前要加上特殊的启动子,启动子是__________识别结合位点。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蛋白质,应采取___________技术。

            • 3.

              下列关于PCR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B.在同一反应体系里加入多对特异性引物以同时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

              C.检测乙肝患者的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

              D.对编码凝血血子Ⅷ的基因发生突变的位点进行检测
            • 4.

              下列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酶的专一性
              B.离体植物体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细胞的全能性
              C.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增殖
              D.PCR——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 5. 研究表明,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细胞中,DNA复制的起始必须先合成一段长度约为10个核苷酸左右的RNA分子作为引物。下图是验证DNA复制需要RNA分子作为引物的实验过程,M13噬菌体是一种单链环状DNA病毒,侵入大肠杆菌后能复制形成双链环状DNA,利福平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请分析回答

              (1) M13噬菌体的单链环状DNA复制开始时,首先需要通过转录过程合成一小段RNA,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若M13噬菌体的单链环状DNA中各种碱基的含量为:a%A,b%G,c%T和d%C,则复制形成的双链环状DNA中,碱基A的含量为____。 

              (2) 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无M13双链环状DN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能检测到M13双链环状DN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 生物体内DNA复制过程中,子链延伸需要引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链片段在____作用下连接起来。 

              (4) PCR技术通常需要长度为20~30个核苷酸的DNA片段作为引物,如果引物过短,则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 6.

              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是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过程②利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中涉及到了基因工程技术,其中作为受体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中获取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根据该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按此方法和图示技术流程,完成基Rag2基因缺失小鼠的基因治疗涉及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等。

              (3)图中造血干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至少有___________个来源。为检测Rag2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治疗后小鼠骨髓细胞的蛋白质,用_________
              _________进行杂交实验。图中所述克隆技术属于_________________克隆。
            • 7.

              按原文内容填空。

              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个把遗传物质设定为一种信息分子,提出遗传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传递与表达的科学家,是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________,他的著名演讲是《生命之光》。

              ③1993年,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成功地培育出了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的基因来自苏云金杆菌。它形成的伴孢晶体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能使棉铃虫瘫痪致死。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与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⑤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将少量DNA大量_________的技术。

            • 8.

              T-DNA可能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物形成花蕾时,将地上部分浸入农杆菌(其中的T-DNA上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悬浮液中以实现转化。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种子(称为T1代)。

              (1)为促进植株侧枝发育以形成更多的花蕾,需要去除_______________,因为后者产生的

              _________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2) 为筛选出已转化的个体,需将T1代播种在含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成熟后自交,收获种子(称为T2 代)。

              (3) 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T2代播种在含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

              (4)若上述T-DNA的插入造成了基因功能丧失,从该突变体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的存在导致植物的抗盐性______。

              (5)根据T-DNA的已知序列,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出被插入的基因片段。其过程是:提取_________植株的DNA,用限制酶处理后,再用__________将获得的DNA片段连接成环(如图)以此为模板,从图中A、B、C、D四种单链DNA片断中选取____________作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的片断将用于获取该基因的全序列信息。

            • 9.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基因工程中,PCR技术可用于任何目的基因的获取,且能迅速获得大量目的基因
              B.启动子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C.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转录产物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 10.

              美国新希望生殖医学中心张进团队于2016年10月19日在美国生殖医学学会会议上正式宣布,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男婴已于2016年4月诞生。如图是该男婴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亲婴儿”的核DNA由_________提供,质DNA由_________提供。由此可见,“三亲婴儿”的意义在于可以避免子代_________遗传病的发生。

              (2)过程③在体外进行时需要对精子进行________处理,卵母细胞应处于_________期。

              (3)过程④是早期胚胎培养,需将受精卵移入_________继续培养。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__、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并置于_________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过程⑤是_________技术,取_________的滋养层细胞可以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采用SRY-PCR的鉴定方法,在该PCR扩增过程中若消耗引物分子14个,则DNA扩增了_________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