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基尼系数国际警戒线为0.4),收入最高20%家庭的收入是最低20%家庭的19倍,收入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5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73,上海市与青海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3.15,我国农村贫困人口5575万人,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因此,继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在未来5年,我国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出公正公平,追求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围。

              结合材料概括我国收人分配存在的问题,并说明我国该如何运用财税政策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16年7月29日,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从僵各地的发展情况来年地,财政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只主要抓手。在三大主要投资领域中,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1.1%.投资结构继续调整,民生投资力度加大。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卫生与社会工作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5.3%\69.3%.从GDP增速来看,各地区经济走势分化较为明显,重庆、贵州为代表的中西部省份明显快于东部沿海地区省份。
              (1)结合材料,指出“基础投资和民生投资”所体现的财政作用。
              (2)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中西部省份GDP增速快于东部沿海省份的主要原因。
            • 3.

              瓷器是代表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之一。享有“东方艺术”美誉的德化陶瓷在陶瓷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在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德化陶瓷产业面临着如何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产品文化含量、加快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挑战。专家们指出,迎接这一新挑战尚需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传统工艺面临失传;文化创意不够;厂多规模小;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优质瓷土资源有限;环保压力大等等。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企业或政府任选一个角度,针对材料中专家们指出的问题提出三条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理论依据。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提出了包括服务、信息、绿色、时尚、品质、农村等六大重点领域的消费升级。《意见》要求加快破除阻碍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制度创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激发市场内在活力;鼓励市场主体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多渠道增加有效供给。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震荡下行,一些国有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经营亏损不断扩大,倒逼国企加快改革。2016年3月29日,C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方案》强调国有企业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开放协同创新,向技术创新、深化改革、结构调整、管理改善要效益;要遵循经济和行业发展规律,运用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最大限度激发企业活力;要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带动企业职工整体素质提升。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创造新消费,增强新动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C市深化国企改革的原因和采取上述举措的依据。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

              材料二:中央要求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各省区市纷纷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截至2014年11月,我国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同比分别提高7.1%和8.8%,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 6. 2015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

              材料一  全面深化改革,应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专家提出,用负面清单管理市场,增加政策透明度,便利市场主体投资经营。


              负面清单管理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相关规定举例

              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禁止投资、限制投资,列明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让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

              对新闻、博彩等涉及国家和社会安全的行业做出禁止或限制性规定。对未列入负面清单的金融、运输、医疗服务等行业则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简化审批程序,最快4天企业可以拿到营业执照。


              材料二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负面清单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将简政放权落到实处。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弄堂里的“梦花街19号馄饨店”和“阿大葱油饼店”两家小食店曾被媒体和食客“点赞”,后因经营地点为居住房屋无法办理证照被先后关停,引发舆论热议,也成了李克强总理的牵挂。

                 材料一 在小食店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李克强批示有关部门,要“以小窥大”,进一步考虑如何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破除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就业创业的不合理束缚,以主动服务的精神激发市场活力。2016年11月,李克强在上海召开的深化“放管服”改革座谈会上指出,两家小食店都是小本生意,属于草根创业,群众口碑好,也有创新发展的意愿和社会需求。对这些业态的监管,既要执行监管规定,又要扶持善待创业者,多带一点对老百姓的感情。

                 材料二 两家小食店被关停后,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帮助小食店寻找新店面,解决证照问题和新店开设所需费用问题,多方牵线搭桥,两家小食店先后重新营业,留住了上海的老味道,成为近年来关于无证小型餐饮治理和传统美食文化保护的成功范例。与此相呼应的是,2017年2月9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上海市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对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但经营食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将实施临时备案制度。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扶持善待创业者。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两家小食店为什么会成为总理的牵挂,并说明两家小食店的经历对小型餐饮治理的有益启示。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至关重要,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材料二  z企业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案例: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A股上市。在上市后发行的总资本中,国有股占24.99%,管理层持股比例为12.56%,弘毅投资持股12.36%,其他股东持股50.09%。基本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雏形;发行H股(港股),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实现资本国际化;相继在国内外并购英国P公司等企业,整合全球优质资产,拓展了产业链;尽管z企业国有股比例下降,但国有资产不断增值,最高时超过原来的800倍。

              (1)结合材料,说明党和政府对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家鼓励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完善我国经济制度和促进z企业发展的意义。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压仓石”。振兴实体经济,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至关重要。

                  材料一 不同于银行、股市、证券、博彩业等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大量资金流向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增长乏力。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企业总税率68%,而国际平均水平为40.6%;有关部门对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设置有形或无形的附加或限制性条款;众多实体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实体企业为取得贷款,往往要支付利息以外的额外成本……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让实休经济“实”起来,务实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

                  材料二 为了壮大实体经济,s市政协深入当地实体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形成调研报告,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振兴实体经济专题座谈会,面对面商讨振兴实体经济的措施;定期听取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让实体经济“实”起来的政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S市政协是如何履行职能促进当地实体经济发展的。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材料一自去年两会之后,“工匠精神”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全国人大代表指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水平仍然较低,目前,一个工人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随着技能等级的提升,薪酬待遇成长的梯度不够大;我国每年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约1.5亿人,不足全国就业人员的20%,培训内容与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模式较为单一;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关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散见于劳动法、就业促进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中,导致了政府组织责任落实不力,劳动者参加的权利保障不力,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材料二除了制度上的保障,工人代表们同时认为,要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还须从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上下功夫。许振超说:“工匠精神不会凭空产生,大国工匠需要土壤。必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让大家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点一滴刻苦地钻研来收获成功、创造美好的生活,进而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大连重工机电工程公司副总经理王亮说:“很多人问我成为大工匠的动力是什么。我说,爬山的时候,我总是低着头爬,从不往上看山顶在哪儿,也不知道终点在什么地方,只要路是对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针对工人代表谈工匠精神时提到的问题谈谈政府应该如何让匠心归来?

              (2)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相关知识,分析大国工匠如何收获成功,创造美好生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