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G20杭州峰会的举行,恰逢世界经济增长和二十国集团转型的关键节点,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承载了各方高度期待。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此次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杭州共识”。作为主席国,中方今年邀请了G20历史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参加活动。在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阐明了当前国际经济合作所应追寻的理念、路径与目标:“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进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材料二  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G20杭州峰会财经渠道重要成果文件,其中包括《杭州行动计划》(下称《计划》)等31项成果文件。《计划》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己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复苏依然脆弱且不尽如人意。为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计划》提出需强化短期经济增长和稳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中期实际与潜在增长。这些措施包括提振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出台税收政策促增长、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深化结构性改革、鼓励创新等。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G20杭州峰会召开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杭州行动计划》提出的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措施的依据。 










              (3)《杭州峰会公报》和《杭州行动计划》对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发展意义重大。某论坛开展了“怎样贯彻杭州峰会精神,促进全球经济振兴”的大讨论。请你从认识论和矛盾观的角度各发表一条意见。 

            • 2.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搭乘2名男性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在轨飞行33天后,于11月18日顺利返回。

              材料一:从1999年到2016年,神舟系列的十一艘飞船在人类太空中留下了十一个扎实的脚印,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宇宙探索过程

              发射目的

              “神舟一号”

              样品: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神舟二号”

              成型:在飞船上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各项实验

              “神舟三号”

              载人:搭载模拟人

              “神舟四号”

              低温:验证低温对发射的影响,解决前三次发射中发现的有毒气体超标、太空辐射问题

              “神舟五号”

              圆梦:载人飞行,对前四次飞行获得的数据进行验证

              “神舟六号”

              筋斗:进行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

              出舱:进行出舱活动实验,掌握出舱技术

              “神舟八号”

              天吻:进行交会对接实验

              “神舟九号”

              人控对接:实现人控交会对接,实现“四个首次”

              “神舟十号”

              天空授课:进行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进行短暂的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

              “神舟十一号”

              中期驻留: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1)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我国宇宙探索历程。



              材料二:“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为什么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 3.

              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计生政策始终处在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中。下表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时间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与调整的重要事件

              1982年9月

              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1982年12月

              五届全国人大第五会议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

              2002年9月

              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2013年11月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3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

              2014年全年

              各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落实单独二孩。

              2015年10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

              2015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1)国家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体现了什么国家职能?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和调整的过程,是如何体现人大制度的优越性的?
              (3)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每一次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都顺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辩证唯物论角度,概括这种做法所运用的方法论。

              (4)从认识论的角度,简要分析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