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
                                                   毕东海
                  ①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8%.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均摊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2400多米,地球,真正变成一颗“水星“了.而太阳系的水星,没有海洋,也没有水.
                  ②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个寒冷的凝固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间的相互碰撞,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了原始地球.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科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5%的水,最多的可达11%.如果当初组成原始地球的陨石,只要有
              1
              800
              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问题是,当初是这样的情形吗?至今没有定论.
                  ③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从今天活火山的研究发现,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发,的确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75%,数量很大.如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座叫“万烟谷“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就有6600万吨.自地球诞生至今,不知有多少火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火山喷发时熔岩温度高,使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6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
                  ④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冰陨石.关于冰陨石不仅美国、西班牙等国有发现,而且在我国也有报道.如1983年我国江苏无锡市就有一块直径50~60厘米的冰陨石从天而降.落到地面的冰陨石比较小,大多在大气层中融化掉了,它们成了大气水蒸汽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家说,这些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其主要成分是冰,一年之中可以使地球获得11亿吨水.
                  ⑤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的三种解释,都有一些事实作为根据,但这三种解释都存在片面性.地球上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节选《青年科学》)
              (1)关于地球上的水资源,科学家们有哪些解释?请简要说明.
              (2)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冰陨石是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其主要成分是冰.
              B.地球上的水有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
              C.地球水圈就是由地幔中含水的球粒陨石构成的.
              D.选文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式,对水的来源有所定论.
            • 2. 阅读王宁的《话说黄金》,完成下列各题.
                  ①财货之贵,莫过于黄金.
                  ②“金”在西周的典籍里多指铜.《周礼•考工记》记载的“攻金之工”,包括制造削刀的筑氏、制造箭头的冶氏、制造佩剑的桃氏、制造乐钟的凫氏、制造量器的栗氏和制造农具的段氏,他们所用的原料都是铜和锡的合金,也就是青铜.铜可以直接称金,例如,制造镜子的青铜合成比例是“金锡半”,也就是铜与锡各占50%.那时的青铜是十分珍贵的.
                  ③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黄金开始出现,用以铸成货币,价值远远高过青铜,“金”便成为黄金的专称,不再指铜.同时,金又可作一切经过冶炼的金属的总名,因而不得不把黄金之名冠以“黄”字.《说文解字》说:“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蕴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久蕴不生衣”,是说它不易氧化,不生锈,这是它的坚定;“百炼不轻”,是说它不合杂质,高温冶炼也不会折分量,这是它的纯洁;“从革不违”,是说它铸成器皿后不会变形,这是它的刚毅.难怪古人常用“金玉之德”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难怪至今人们还称赞纯洁而刚毅的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④黄金的宝贵性能,足以使它成为五金之长,并被选作货币的原料.东周楚地盛产黄金,楚国的“郢爰”要算是最早的黄金货币了.《汉书》记载:“秦币黄金方寸而重一斤,以镒为名.”这就是后来的金条.然而黄金一旦变成一切市场价格的转换物,它的那些优秀的美德便被人遗忘.它不止能成为美好心灵的象征,还能成为腐蚀灵魂的毒品.
                  ⑤见金而不见人的人,古今皆有之.但是,不为黄金所动的例子,也并不乏见.《韩诗外传》记载:“楚襄王遣使者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欲以为相,庄子辞而不许.”《鲁连子》记载:“秦师围赵而退,平原君以千金欲为鲁连先生寿.连笑日:‘所贵天下士者,为人释难,解人缔结,若即有取,商贾之事,连不忍为也.”’庄子和鲁仲连的做法,在今天怕要被人耻笑为“迂阔”,然而仔细想来,他们不过是不愿为了一点物质上的收获而舍弃自己精神上的追求,在得失的评判上,有自己的标准而已.
                  ⑥秦以一镒为一金而重一斤,千金就是一千斤黄金,可称“重币”.这倒使我想起三个与“千金”有关的典故来:吕不韦写成《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叫“一字千金”.淮阴侯韩信为布衣时,人多厌之,曾受餐于漂母,志成之后,投千金以为报答.这叫“一饭千金”.季布为任侠,素有声望,楚人有俗谚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叫“一诺千金”.一字千金者,以学识为贵;一饭千金者,以恩德为贵;一诺千金者,以信义为贵--这是传统的美德,也是古人
              的一种价值观.吕不韦的倨财慢世、淮阴侯的个人功利、季布的偏党侠义,固不能为令人所取;但学识、恩德与信义之可贵,古今应心同此理.可叹的是,为取千金之重币而亵渎学术、背弃恩德、出卖信义的人和事,实难杜绝,这恐怕是纯洁、刚毅而坚定的黄金的悲剧吧!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3日,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简要概括它都有哪些人为的特性.
              (2)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金在西周的典籍里多指铜”一句中“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
            • 3. 细菌和病毒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
              (2)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④段“实际上
              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
              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 4. 12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方言的魅力
                  ①汉语古音有4声,平上去入,抑扬顿挫;标准音也有4声,阴阳上去.这难坏了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后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难免“洋腔洋调”,这是因为汉语的四声极难掌握.一般来说,难掌握的技巧都充满了魅力.
                  ②方言由于声调比普通话多,因而具有音律美.吴语有6个声调,古音多,说起来委婉动听,吴侬软语,苏州人吵架外地人听着都像唱歌;粤语有9个声调,后天学说粤语的人一张嘴广东人就听出来了;北方人戏称粤语为“鸟语”,说得是粤语说话使不上劲,唧唧喳喳的,但粤语歌《男儿当自强》每次都让我听得热血沸腾;说语音表现,京剧作为国剧不可少,但所谓京腔京韵,实际上却以湖北方言为基础,在徽班进京两百年后,才慢慢演化成今天如此大气的模样.
                  ③方言除声调外,择词也是关键.十多年前,我在北京搞了一个上海怀旧展,请柬上写了一行上海话:阿拉请侬来白相.这句话当时难倒不少北方人,进门就问这是啥意思.“阿拉”是我,“侬”是你,“白相”就是玩,一句我请你来玩用上海话说立刻妙趣横生…
                  ④汉语的方言宝库中有着无限量的“宝贝”,是我们中华民族有文字以来,甚至没有文字以来逐渐积累、筛选、提纯、归纳才形成的,由于它是无形资产,不可以深埋地下等待后人发掘.我们今天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享受使用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方言,千万别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干瘪下去,成为没有感情,没有特点,没有色彩的干巴巴语言.
                  ⑤相声是一门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语言艺术,深受百姓喜爱.相声大师常常在相声里融进地方话,模仿各种方言构成笑料比如侯宝林大师学上海话、山东话等惟妙惟肖;刘宝瑞大师基本不在相声中说方言,可也用山东话说过几段;马季先生的唐山话;马三立先生的天津话都是百姓耳熟能详的经典段子,想起来就发笑
                  ⑥方言的娱乐性今天在影视作品中随处可见,《让子弹飞》看普通话版不如看川话版过瘾;上海的滑稽剧不用上海话一点儿都不滑稽;还有那些我一个北方土人听不懂的粤剧、评弹,湖南湖北话说的“脱口秀”;至于八百里秦川发出的“秦腔”,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后浑身通泰…
                  ⑦这些语言、语音的艺术有赖于祖国之辽阔,历史之悠久,语言之丰厚,如果方言在下一代消亡,只剩下干巴巴的普通话,我们不是历史罪人谁是?
              (1)作者认为方言有哪些魅力?
              (2)推敲词语,回答问题.
                  ①“
              ,难掌握的技巧都充满了魅力.”句中的“一般说来”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
                  ②那就是享受使用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方言,千万别在我们这代人身上
              下去.结合语境,解释句子中加点词语“干瘪”的意思.
              (3)指出第⑤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4)“如果方言在下一代消亡,只剩下干巴巴的普通话,我们不是历史罪人谁是?”这句话的言外用意是什么?
              (5)宝应本地无猴,但宝应人熟悉猴、喜欢猴,宝应方言里处处有猴,宝应人把“猴”字运用得活灵活现,比有猴地方的人运用得还丰富生动.
                  例如:那个人是个“骨头猴子”,劲大呢!提到打架特别来劲,不要碰他.在宝应话里“骨头猴子”比喻长得虽然非常瘦但很有精神的人.
                  问题:“小李是我们村里的“翻物猴子”,哪行挣钱干哪行,一年能挣十好几万呢.”在宝应话里“翻物猴子”是什么意思?.
            • 5. 阅读说明文《鸟巢》,完成下列各题
                                              鸟 巢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它不但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使用这种膜,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
                  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1)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鸟巢”作了介绍,请在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
              整体造型--    --    --人文意义
              (2)第一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句中“必不可少”能否删去,为什么?
            • 6. 现代文阅读Ⅰ
                                           光污染: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
                  ①“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自古以来,人们就向往光明,希望以灯光扫去夜晚的寂寞,延长白天的喧闹.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
                  ②建筑物外墙反射的眩光造成的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其反射率高达82%~90%.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可使室温平均升高4℃~6℃,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此外,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因此很容易诱发车祸. 
                  ③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白昼污染.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会严重危害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夜间过亮的室外照明,会使不少的益虫和益鸟直接扑向灯光而丧命.比如德国法兰克福游乐场的霓虹灯每晚要烤死数万只有益昆虫.如果一个城市,特别是不夜城,拥有数万甚至数十万只或组室外照明灯,长此下去,该地区生态平衡必将受到严重破坏. 
                  ④另外,娱乐场所的多种光源造成的彩光污染,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⑤其实,玻璃幕墙本身也很容易被污染,尤其在大气含尘量较多、空气污染严重、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玻璃幕墙更易蒙尘纳垢,这对城市景观而言,非但不能增“光”,反而丢“脸”. 
                  ⑥光污染虽然危害很大,但只要采取适当措施还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要从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建筑材料等方面综合解决这个问题.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删改)
              (1)从文中看,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有哪些种类?
              (2)第②节“据光学专家研究,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一句中“据光学专家研究”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中画线句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光污染是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
                 ①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食品都能“零添加”;也有很多人觉得“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更安全,所以要选择“纯天然”.但人们或许不知道,有些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危害健康,甚至加了比不加更有益;也有些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是“天然成分”,可谓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
                 ②在这些有益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中,首先要说一说营养强化剂,它们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等)和其他营养物质(深海鱼油、乳铁蛋白等).
                 ③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营养强化剂是必需的,比如一些婴儿的母亲没有母乳,孩子需要吃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些乳粉就必须加入多种营养强化剂,配合乳清蛋白等其他成分就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使宝宝健康成长.
                 ④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中有一大类叫增稠剂,一般是胶类、多糖类、糖醇类和改良淀粉类物质,其中有很多品种都是来自于天然食材的膳食纤维.比如,提取自豆类植物的刺云豆胶、槐豆胶、瓜尔胶、葫芦巴胶、决明胶、皂荚糖胶、田菁胶、大豆多糖;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黄原胶,可得然胶;提取自海藻的卡拉胶、海藻酸钠、海萝胶;提取自其他植物的黄蜀葵胶、亚麻籽胶、沙蒿胶、阿拉伯胶、果胶;提取自动物皮、骨和结缔组织的明胶;还有近些年保健品中较为常见的甲壳素、葡聚糖、壳聚糖也都是膳食纤维.
                 ⑤另外,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也是对健康有益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因为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当然,对于那些听到化学名词就心里不舒服的“自然爱好者”,另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更适合他们的胃口,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有一些抗氧化剂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抗氧化物等,它们也包含多种抗氧化成分,不过在食品中添加的量也比较少.
                 ⑥食品添加剂里面还有些品种听起来十分“高端”“洋气”,比如番茄红素、蜂蜡、石榴果汁浓缩物、薰衣草油、紫苏油等.甚至有些百姓厨房里的常见调料也算食品添加剂,比如八角、茴香、丁香、肉桂等.另外,目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90%是来自鲜活农产品,仅有10%左右来自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威胁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而且适当吃一些具有营养强化作用的加工食品,是有益无害的.
                                                                                 (摘自《百科知识》)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说明方法有    
              (2)请你根据第④段文意理清“粗粮”、“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之间的关系.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近年来,粗粮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其中
              就是粗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
              (4)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自己平时的饮食中哪些是有食品添加剂的?(任举两例)现在你有了怎样的认识?
            • 8. 说明文阅读
                                         怪风揭秘
                                          邓万祥
                 ①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大自然也造出了许多怪风.
                 ②有一句俗语:“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的“鬼风”能转着圈跟着人走.世界上当然是没有鬼的,这种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一旦遇到障碍物,便会改变前进的方向,在一个地方打转,有时它还挟带着泥沙、纸屑旋转上升.
                 ③有一种叫“焚风”的风,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山谷出现的一种风.它的特点是热而干燥.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焚风,如北美的落基山、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焚风主要是因为气流受到山脉阻挡时沿着山坡上升而形成的.当受阻气流上升到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然后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气温常有大幅度的升高,从而形成焚风.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气会变得像盛夏一样,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遇特定地形,还会引起局部风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④在怪风家族里,还有一种叫“布拉风”的风,这种风具有飓风力量而且无比寒冷.经研究发现,这种可怕的风是由于陆地上空控制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而形成的.布拉风的风力可以达到12级,甚至更高,具有极强的摧毁力与破坏力.约10年前,俄国黑海舰队的四艘舰艇停在海岸边,忽然刮来一阵怪风,卷起千层巨浪,刹那间船被冻成了一座冰山,最后全部沉没.
                 ⑤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它既大刚又大柔,一边画圈一边大呼大啸大跃进.台风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太阳的照射使海面上的空气急剧变热、上升,冷空气从四面八方迅速赶拢来,热空气不断上升,直到到达高空变为冷空气为止.这些热空气冷凝后,立即变为暴雨,四面八方冲来的冷空气夹着狂风暴雨形成了一个大漩涡,从而形成台风.它对人类危害极大,有时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掀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海面上台风的破坏力更是惊人,它掀起滔天巨浪,威胁着海上作业人员和海上航行船只的安全.翻一翻苍茫历史,可知1970年11月13日,台风曾“叩问”孟加拉湾,飓风上岸潮高约6米,顷刻之间20多万人成鱼鳖,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⑥如果台风在空中产生带有垂直转轴的旋涡,就会形成龙卷风,这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其破坏力远远大于台风.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那场风把一只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⑦怪风家族里的一些“微风”也具有一定的破坏力.一个晴朗的夏夜,一座70米高的铁塔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了.当时除了阵阵微风外,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人们不知道铁塔为何而塌.后来,人们才发现当气流贴着物体流动时,会形成一个个小旋涡,这旋涡会产生一种使物体左右摇摆的力,从而危及建筑物.建筑物的设计师们没有注意到这种微风的破坏力,那座铁塔就是被这微风吹倒的.
                 ⑧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比如,人们在经常出现焚风的地方种植一些作物和果树,便可利用焚风带来的热量来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使当地也可种植一些原本要栽在南方的植物.同时,作物和水果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由此看来,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它们,就一定会找到兴利避害的好办法.
              (1)阅读文章③-④段,请用短语完成填空.作者是从怪风名称、            这四个方面对焚风、布拉风、台风进行揭秘的.
              (2)文章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9.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下列各题.
                                                 欧洲试验海下“风车”发电
                  欧洲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利用海水潮汐能发电的新技术,将一个开放式的“风车”放置海底,利用海水的流动来转动叶片使之发电.科研人员已开发出第一台试验样机,并于近日在英国西海岸试运行.
                  这项耗资600万欧元的研究项目由德国、英国和欧盟提供资助,数家欧洲研究机构参与.首台被命名为“海流”的试验样机安置在英国西海岸布里斯托尔湾海面下20米深处.机组形状宛如一个倒立的风车,其叶片直径为11米,以每分钟15转的速度随海水水流旋转.考虑到海水涨落变化,风车上端固定竖塔有5至10米露在水面以上.
                  科学家说,由于海下“风车”的叶片转动装置是开放式的,因此不用建造水坝.此外,由于海水水流中的能量密度在同比情况下比空气大许多,因此发电设备尺过相对较小.比如,同为一兆瓦的普通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风车的叶片直径需达到55米左右,但海下“风车”的叶片直径只需20米左右.
                  据英国运营首台试验机组的MCT公司估算,利用这项技术将可满足英国20%到30%的电力需求.试验样机的发电功率约为300千瓦,但今后科学家将制造出兆瓦级功率的海下发电机组.据目前的勘测,欧洲共有100多个地方适合安装这种新型发电装置,理论发电功率可达1.25万兆瓦,约相当于12个普通核电站的发电功率.
                  参与研究的德国卡塞尔太阳能供应技术研究所科学家巴尔德说,这项新技术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最佳补充,其优势在于不受天气影响.他说,只要地球自转,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潮汐能就会一直存在.
                  尽管海下“风车”发电成本约为每千瓦小时5到10个欧分,略高于常规发电成本,但它具有无污染、可持续使用等显著优点.不过也有科学家提出,海下“风车”叶片转动时力量很大,会对周边海水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也容易对一些海洋生物造成伤害.
              (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下“风车”发电以海水潮汐能为能源,该技术是世界最先进的.
              B.经勘测,欧洲有100多个地方适合海下“风车”发电,可见对海洋地理环境有特定要求.
              C.海下“风车”发电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最佳补充,发展下去,将成为发电的首选方式.
              D.海下“风车”发电不会污染环境,但容易伤害海洋生物,又有一些物种将会灭绝.
              (2)下面句子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其叶片直径为11米,以每分钟15转的速度随海水水流旋转.
            • 10. 鸟飞雀跃
                                                     白双法
                  ①汉字是中国古老的文字.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所以有“仓颉造字”的典故.
              ②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汉字一路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走来,直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化字.汉字有其自身的造字规律和原则.每个汉字背后都有故事.
                  ③我们来看“鸟”字的发展.“鸟”字就是一个喜鹊的形象,从甲骨文、金文来看大体是个鸟的形象.“鸟”字到小篆线条化时初具字形.化为隶书时上撇为头顶的毛,中间是头部和表示眼睛的一点,下面是长羽和爪子的四点“灬”.简化时写成“鸟”.
                  ④许慎在解说这个“鸟”字的时候,专门加了一句叫“长尾鸟”.我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鸟中,什么鸟尾巴最长呢?有人说孔雀的尾巴很长,野鸡的尾巴很长,但这些都不常见.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喜鹊,在民间老百姓又把喜鹊叫做“野麻雀”.因为这种鸟身上有点点,像小麻子一样.这个鸟不容易喂养,它性情很烈,你如果捉住它,它宁可饿死也不顺从人,野性很大,所以叫野麻雀.
                  ⑤雀也是一种鸟,这个“雀”字另外一个读音就叫“qiǎo”.在方言里还有这个音,例如“家雀qiǎo”一词.“雀”字的甲骨文由“小”“隹”两部分组成.隶书将篆文的“小”写成“少”.“隹”是描画麻雀在地面连飞带跳的样子,念“zhuī”,“隹隹隹、隹隹隹”,模拟小麻雀的叫声而来.“隹”的左边偏旁单立人(亻),表达出这鸟和人的关系很密切;右边顶部一个点,表示鸟的小脑袋,下面四横一竖,是鸟的翅膀.古人以大鸟为“鸿”,小鸟为“雀”;以“鸿鹄”与“燕雀”比喻形体大小与目标高下之异殊.
                  ⑥再看这个“飞”字.“飞”指鸟在天上飞行.我们现在观察,会发现“飞”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起飞,从底下往上飞,升上天去.从甲骨文看,正是像大雁分成了人字行,一层一层地在天上飞行.到了金文就有点变化,像鸟飞的时候还叼了一根草,或者是其他的一个东西.到了小篆的时候,就把鸟飞的这个形象变得比较复杂了,像鸟不断地往上升,字的下方,实际上仍是两个翅膀展开的意思.隶书和楷书(飛),就特别把它变成升起的“升”,就有了繁体的“飛”字.“飛”字右边还是鸟在飞行,而左边是往上升,这才叫飞.
                  ⑦鸟还有一种飞行情况,是在高空平飞.我们称之为“翔”--飞翔,飞和翔是不一样的.鸟的飞是翅膀向下扇动往上飞,要升起来.而飞翔的时候翅膀不动,两个翅膀展开在高空盘旋.翔为翅膀平直不动盘旋地飞.可见,古人在造字中加入了很多细致的观察.
                  ⑧我讲这些,是建议大家学字的时候,要去体会字与生活的关联,字与文化内涵的联系,不是光看横、竖、撇、捺.把文字所赋予的生命放到生活中去体会,你会发现中国古人造字真的非常有道理.汉字里有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真谛.
                                                                                          (有删改)
              (1)由“鸟、雀、飞”等字的发展演变来看,汉字的造字有什么特点?
              (2)第①段中加点的短语“据考证”,能否删掉?
              (3)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常见”?
              (4)从说明方法角度,说明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