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甚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常平:官仓名。

              (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

              ①甫,名闻四方(    )

              富人自实粟(    )

              (2)与“奇之”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六七里

              B.白玉之环

              C.寡人之耳者

              D.父其然也

              (3)翻译下面句子。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彰:曹彰。 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Ⅰ、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必行,罚必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徐盈,字子谦,江西人。明弘治十八年进士,授行人,寻擢南御史。盈清廉自守,敢于直谏,先后揭朱宸濠叛乱之阴谋,弹内守备彭恕等欺压百姓,检江西镇抚王嵩等失职。他人所不敢言者。

              后任嘉兴知府,巡盐御史于境内煮盐工匠,逼多报盐金。其属下衙役乘机敲诈勒索。徐盈与御史争,御史曰“此有故例。”盈曰:“例自公作,亦自公止,岂国宪耶?”遂罢。

              明武宗朱厚照南巡,官宦争相邀宠,致使地方骚然。盈处之以静,“一毫不扰”。民歌之曰:“太守清贤,百姓安然。太子南巡,不费一钱。”

              盈以疾恶太严,卒遭谗罢职。嘉兴士民老幼遮道,相泣而别。后人立《徐公坠泪碑》记之。

              (节选自《江西地方志》,有删改)

              (1) 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

              (1)素(       )  (2)悉(       ) (3)笞  (       )


              (2)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例自公作,亦自公止,岂国宪耶?


              (2)盈以疾恶太严,卒遭谗罢职。


              (3) 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徐盈是一个怎样的人?

            • 4.

              一字之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携诗诣之。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③以谷为“一字师”。

              (选自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注释】①郑谷:唐代诗人。②齐己:唐僧人,善诗。③士林:读书人,文人。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1)齐己携诗之           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枝,非早           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3)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齐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 5.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卷石底出(     ) ②潭中鱼百许头(        )

              悄怆幽邃 ( )④以其境过( )

              (2)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 作者先“闻水声”,“心乐之”,看到潭中游鱼感到轻松、快慰,后来又觉得“悄怆幽邃”,如何理解?

            • 6.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1)解释文加横线词的意思。

              (1)辄( ) (2)负 ( ) (3)比( )

              (2)翻译文画线句子

              (1)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2)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3)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 7.

              戴高帽【清】俞樾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①。”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②,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释】①龃龉(jǔ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②直道:直率的方式。

              (1) 解释加横线词的意思。

              (1)俗以喜人谀者(   )(2)其人出,人曰(   )

              (2) 翻译: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外官”是指什么?你能否在文中找到一个相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轼武卫营②全其城

              (2)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4)本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 9.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 解释下列加划线字

              A.荻画地  以:_____            B.教以字 书:___

              C.使学诗: 为:___              D.其稍长 及:____

              (2)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选文分析,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恣:这里是顺心自在的意思。⑤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 “久而益敬”中的“益”是         的意思。现代汉语成语中还保留着这一意义,例如成语“              ”.                                                                                    
              (2)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弱者之以仁  (         )

              ②不知卿家君孤  (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4) “正行此事”一句中的“此事”指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5) 有的同学认为陈元方关于“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一番话没有回答袁公“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之问,有点言不对题。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说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