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小组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甲、乙两种不同植物的叶片,分装于7对密闭透明盒子中,保持各组温度相同且适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氧气释放速率,记录于下表:

              光照强度(klx)

              O

              A

              B

              C

              D

              E

              F

              O2释放速率

              (mmol/h)

              叶片甲

              -18

              -10

              -5

              -1

              5

              15

              28

              叶片乙

              -2

              -0.5

              1.5

              3

              6

              10

              10

              (1)若植物分解的能源物质仅为葡萄糖,那么叶片甲在光照强度为0时,消耗葡萄糖的速率为________mmol/h。

              (2)植物细胞内,产生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利用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C时,叶片甲细胞中能产生[H]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C时,叶片乙产生O2的速率为________mmol/h。

              (4)若绘制甲、乙两叶片O2释放速率的曲线图,则两条曲线相交时,叶片甲制造有机物的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叶片乙制造有机物的速率。

              (5)在该密闭透明盒子中,若长期保持光照强度为F,乙叶片O2释放速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

              科研小组对某品种哈密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

              (1)将生长状况相似的哈密瓜幼苗均分为A、B两组,分别置于完全培养液、缺Mg2+的完全培养液中,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持续提供14CO2,检测比较含14C的有机物量。检测发现6s后有十余种产物具有放射性,而0.5s内只发现一种产物具有放射性,这种产物最可能是______;若B组14C标记(CH2O)的量比A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爬地栽培和立架栽培两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哈密瓜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爬地栽培的同一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同,高节位新生幼叶的净光合速率往往较低,从相关细胞的结构及代谢特点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节位幼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其总光合速率较小;二是高节位幼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呼吸作用更强。立架栽培植株的高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反而比低节位叶片更大。主要原因是低节位叶片_________________影响了其总光合速率。

            • 3.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装置如图A。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           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情况,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4

              29

              32

              34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        段获得的。
              (3)图B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C3生成量            。

              (4)写出引起小室内氧气含量变化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①                              ;②                                          

              (5)该组同学为测定该植物某时间段的氧气产生速率,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①简要写出对照实验设计思路:                                                         。

              ②数据处理: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为                  。

            • 4.

              禾雀花为蝶形花科黎豆属木质藤本植物,颇具观赏价值。图甲是禾雀花体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中①~⑦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植物叶片在适宜条件下O2的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请根据相关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阶段Ⅰ和阶段Ⅱ分别为                   ,过程①~⑦中能够在叶肉细胞的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填不全不给分);在光照强度不变时突然降低CO2浓度,则短期内X的含量变化情况是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乙图中P点时叶肉细胞内可发生哪些生理过程?                      (用图甲中的①~⑦回答,填不全不给分),此时细胞内产生ATP场所有                               (填不全不给分)。

              (3)图乙中曲线A点是在                  条件下测定的。据图乙分析,在N点所示光照强度下,该叶片在5h内光合作用实际产生CO2的量为                 mol

              (4)欲通过检测CO2的释放量来判断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                  (试剂)检测,通过由蓝变绿再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来判断。

            • 5.

              下图是光合作用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A和B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其中A是         ,B是        

              (2)①和②代表两种物质,其中①是        ,②是        ,③是        

              (3)⑦是一种物质。来自空气,它是        

              (4)在适宜的光照等条件下,适当的增加[    ]       ,可提高[   ]        的产量。

            • 6.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株干重约为3.2 g的铁线莲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遮光处理,研究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及植株的生长状况,实验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随遮光比例的上升,铁线莲细胞中增加的色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

              (3)与10%遮光处理相比,不遮光处理的植株干重较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生产实践上为了保证铁线莲的产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遮光90%时,铁线莲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

            • 7.

              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2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I为________,在甲中[H]参与的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甲中产生[H]的场所是_____。乙中[H]的来源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图2进行的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在该实验中左侧液面均高于右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使测定的数据更客观准确,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图2装置的不同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

            • 8.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一)所示,细胞呼吸如图(二)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是____      

              (2)影响图(一)中a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如果p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         %。

              (3)若此植物为阴生植物,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阳生植物,则图(一)a曲线的L点向_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4)图(二)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什么条件下测得?___________。

              (5)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①图(一)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图(一)中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②在图(二)中绘出厌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 9.

              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

              (2)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是:_______

              (3)乙图中用_______ 表示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4)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 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图中b点将向__ 移。

              (5)乙图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 ________

              (6)在一定条件下,若用丙图装置测定获得图乙中的a点对应的值,则丙图中B三角瓶内应放置的液体为_______ (“NaOH”或“清水”);“一定条件”的一个关键处理是指

            • 10.

              28、下图甲中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2)甲图中,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为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段为                        

              (3)分析乙图在B点时可能改变的条件及判断的理由。

              ①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判断的理由是                                                                                 

              ②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判断的理由是                                                                                

              (4)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的相对含量     (填“较多”或“较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