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甲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甘蓝型油菜叶肉细胞内部生理过程模式图,A、B、C为相应生理过程场所,①~⑥均为气体物质:图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I是________,可利用________(填方法)将其上的色素分离出来。

              (2)图甲中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填场所名称)。

              (3)图乙中可表示O2的箭头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4)将图乙中C置于蒸馏水中,会吸水破裂。你认为C的内膜、外膜破裂情况是________(填“内膜先破裂”、“外膜先破裂”或“同时破裂”)。

              (5)图乙中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消失的箭头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6)图丙中的a点表示_______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

              (7)图丙中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若图丙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己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____(左移、右移、不变)。

              (8)在相同温度下,将图丙中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植物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积累的葡萄糖的量为________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 2.

              从某植物的叶绿体中提取出色素并层析分离后得到4条色素带(如图1),图2为该植物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图示3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该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图3

              (1)图1中主要吸收红光的色素是        (填数字),其中含量最多条带的颜色为    ,滤纸上的色素带通常是用       方法分离出来的。

              (2)图2中细胞器a是      ,物质④是        。 环境中的③被图示细胞利用至少穿过      层磷脂双分子层。

              (3)图3中,当10:50时,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ADP移动的方向是                 

              (4)图3中,在晴天中午12:50前,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是         (填对应的时刻)。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µmol/(m2·s),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                µmol/(m2·s)。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2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含18O的糖类.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                   (用箭头和物质名称答题)

            • 3.

              对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两点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速率相同
              B.图乙中,a、b两点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同
              C.图丙中,a、b两点对应的细胞中核DNA数一定相同
              D.图丁中,a、b两点对应的该种群的数量相同
            • 4.

              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在某一光强度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和时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表明25℃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司时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
              B.图2表明25℃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所产生的氧气总量比15℃时多10毫升
              C.图1表明光照强度低于2.5千勒克司,15℃条件更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D.图2中氧气产生总量,是在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 5.

              某实验小组利用豆科植物进行了有关实验,图1表示在该植物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测得的O2吸收速率和CO2释放速率________;图2表示将该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温室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温室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出点以前,O2吸收速率低于CO2释放速率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m点以后,O2吸收速率高于CO2释放速率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有_________;图2中a—b,温室内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b→c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的_________;b、c点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将幼苗放在不同遮光条件下对叶片生长状况进行了检测。与不遮光组相比,遮光50%组的叶片生长更好,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以测定植物在黑暗中CO2的释放量和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记录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组别

              温度(℃)

              15

              20

              25

              30

              35

              黑暗中CO2的释放量(mg/h)

              1.0

              1.5

              1.8

              30

              3.2

              光照下CO2的吸收量(mg/h)

              2.5

              3.3

              3.8

              3.4

              3.2

              A.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B.在35℃条件下,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在15℃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1.5mg/h
              D.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30℃时相等
            • 7.

              下图甲表示在适宜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a和b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不考虑无氧呼吸),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M点时,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乙图中应去掉的箭头有________(填字母)。

              (2)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

              (3)若将甲图中绿色植物从M点突然转移至P点条件下,短时间内C3含量将________。

              (4)甲图中植物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二氧化碳最大值是______mol/h,此数值相当于乙图中______值。

            • 8.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相等
            • 9.

              有关植物细胞代谢及能量转换问题。

              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物质)。

              (1) 在有光条件下,用14C标记小麦吸收的CO2进入如图的物质代谢过程,则14C在图中的转移途径是                       。(用箭头和字母等表示)。 (2) 请选择下列合适的选项编号并用箭头连接:一定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本细胞线粒体产生的气体进行暗反应的途径                     

               ①三羧酸循环       ②卡尔文循环

               ③氧气与H+结合形成水,同时形成大量ATP       

               ④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成二碳化合物

               ⑤二氧化碳穿过2层磷脂分子层进入细胞质基质   

               ⑥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基质
               ⑦活化叶绿素a促进水光解,释放出氧气         

               ⑧二氧化碳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进入细胞质基质

              (3) 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中在下图 a-e中能够产生ATP和[H]的场所分别包括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一正常生长的植物代谢的影响(在研究某环境因素对该植物代谢的影响时,其他条件均为最适状态)。

              (4) 图甲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植物的真(总)光合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则表示真光合速率的是        (填“曲线A”或“曲线B”);可以看出45℃以后两曲线的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是              。图甲中温度为30℃时该植物吸收CO2的相对量为           。 (5) 结合图甲,对于图乙和图丙而言,与图甲的两曲线交点含义相同的点分别是               。

              (6) 下图所示为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 10.

              研究者选取南瓜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和相关研究,下图中图甲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图乙为叶肉细胞部分结构及气体转移途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中CD段植物叶绿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降低”)。

              (2)甲图中A、B、C点分别与与乙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一致。

              (3)温室中种植南瓜幼苗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填“5”“10”“15”“20”或“25”)有利于幼苗生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