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每空1分,共8分)甲、乙、丙三图都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02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据图分 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如果呼吸强度不能用C02释放量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对于人体来说,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名称)的呼吸方式与此相类似。

              (2)图乙中B点的C02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当02浓度达到M点以后,C0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YZ:ZX = 4 : 1,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的________________;图中无氧呼吸强度降为0时,其对应的02浓度为______。(填字母)

              (4)丙图中细胞呼吸对有机物中能量的利用率最低的点对应的O2浓度是_________。






            • 2.

              .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l(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l;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离心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请根据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符号(S1-S4和Pl-P4)。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 

              (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 

            • 3. 某研究小组选择一株健壮的、处于生长期的绿色植物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将植株置于室外一密闭玻璃罩内培养,用传感器对玻璃罩内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图1.图2是该植物某~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所测气体为______,该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24小时后,有机物总量变化应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②图1中B点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该植株的______,此时图2所示叶肉细胞中正在进行的过程有______(填字母).
              (2)分别选择该植株不同比例的叶片进行完全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下检测未遮光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如图3、4所示.
              ①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
              ②随着遮光叶片比例上升,未遮光叶片光合速率上升、淀粉含量下降,原因是______.
              ③由此推测,摘除花、果实等非光合作用器官,叶片中光合产物含量______,对光合作用产生______作用.
              (3)取该植株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g),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
              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组和丙组其他
              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g),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g).则圆片叶肉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g/h).
            • 4.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
              (2)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
              (3)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