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探究CO2浓度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实验步骤如下:①取新鲜的菠菜叶,用直径为0.5cm的打孔器打出若干叶圆片(避开大叶脉);②使用注射器抽出叶圆片中的气体,将叶圆片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叶圆片沉入水底),遮光;③设置5组,向各组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5%、1%、1.5%、2%的NaHCO3(注: NaHCO3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且浓度变化对溶液pH的影响忽略不计),再向各组烧杯中放入20片叶圆片置于20℃和相同的光强度下,在实验进行2min和4min时记录上浮叶圆片的数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记录数据,求平均值(取整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不同NaHCO3浓度下菠菜叶圆片上浮的数量

              (1)进行本实验时,选用菠菜效果较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孔器打出叶圆片时,需避开大叶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该物质产生后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

              (3)在蒸馏水中,叶圆片一直未上浮,原因是:___________;当NaHCO3浓度较高时,反而减弱光合强度,请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发现种植在公路边的菠菜因叶片上沉积粉尘而生长缓慢。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将某一植株上对称叶片的一部分(U)遮光,另一部分(V)不遮光,并设法使两部分之间的物质不发生转移。用适宜光照照射6h后,在U和V的对应部位截取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为MU和MV(单位:mg)。则该植物细胞总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_____ mg/h/单位面积。

            • 2.

              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是白色的,中间是绿色的。不考虑光合合产物的转移,请以银边天竺葵的叶片为材料,设计一组实验,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3.

              科学研究发现:小麦、水稻等作物在强光、干旱时会发生比较强的光呼吸作用,在光呼吸过程中叶绿体基质中的Rubisco酶起到重要作用,该酶在O2浓度较高时,可催化五碳化合物与O2结合生成一个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碳化合物,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而是在消耗一定ATP和NADPH的基础上,重新形成五碳化合物,并释放出CO2此外,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酶也可催化五碳化合物与CO2结合,进行CO2固定。

              (1)光呼吸是某些植物发生在________条件下,在__________中进行的生理反应。

              (2)结合题干信息和暗反应过程,预测氧气浓度升高时,葡萄糖生成量应该如何变化?(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塑料大棚内的CO2浓度由0.03%升高到0.24%时,水稻会增产约89%,CO2的浓度升高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促进Rubisco酶催化更多的五碳化合物与CO2结合,而减少与O2的结合,从而降低____________。

            • 4.

              小麦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对吸收量不同,在不同波长光照下的小麦光合速率也不同。研究人员根据实验数据制成下面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小麦叶片为材料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实验结果发现在滤纸条从上到下第三条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

              (2)当光的波长从650nm变为750nm,一段时间内,小麦叶肉细胞中三碳酸的含量将____(升高、下降)。

              (3) 碳反应过程中,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___________和来自ATP的__________形成三碳糖,这样色素吸收的光能就转化为糖分子中的__________。

            • 5.

              (一)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注:假设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相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左侧/右侧)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假设随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其原因                              

              (二)图A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图B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oC和25oC)下,某一光照强度时氧气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5)当图B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照强度为       和_________千勒克斯下的测定值。

              (6)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8,在25℃、4千勒克斯光照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_毫升。

            • 6.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
              (2)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
              (3)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 7.

              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2) 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       

              (3)在0-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      mol/min。

              (5)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           

            • 8.

              图甲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图乙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可以判断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40℃时新陈代谢的特点是________。

              (2)图甲中光合作用停止进行的对应温度是________,此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

              (3)图甲中若温度保持在35℃,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4)图乙中X物质是________。③过程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 9. 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一定的光照条件且温度为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 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20 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绿色植物吸收的光能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是                       。
              (2)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20 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 x的位置上,针筒的容量           (填“需要”或“不需要”)调节.
              (3)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     (偏高/偏低/不变),原因是                              。
              (4)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在20℃、无光条件下30 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 x的位置。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 mL/ h
              (5)如果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结果20 min后针筒的容量也维持在0.6 mL读数处。但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20 min后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 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0.

              下面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问题。请回答:

              (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             中,该过程的能量变化是             

              (2)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为保护色素,要加入的化学药品是         

              (3)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