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的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平扁盘状,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由4条多肽链组成,其中2条α链各有141个氨基酸,另2条β链各有146个氨基酸),能携带O2。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但红细胞发育早期是有核的,以后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迅速增加,达到红细胞干重的90%,细胞核以及众多的细胞器从细胞中排除出,红细胞变成一个富含血红蛋白的无核细胞而进入血液循环中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一个血红蛋白分子。共产生            个水分子。若把人的红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结果红细胞形态基本不变,原因是                                

              (2)将膜成分中的磷脂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            

              (3)红细胞寿命只有120天左右,最好的解释主要是缺少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细胞核是_______________库,是细胞                                   中心。

              (4)早期红细胞的生物膜系统,除细胞膜外,还包括有               等结构,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       ,O2进出红细胞与水进出植物细胞一样,都是物质分子           的跨膜运输过程。

            • 2.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菜剁碎放一些盐时有水分渗出,针对此现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____________?作出假设后,以新鲜的洋葱鳞片叶作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      次,第一次观察到第二次观察之间,细胞的吸水速率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

              (3)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做染色剂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核t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实验结果说明了_______                   。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            

              (4)被称为“能量转换站”的细胞器是         ,用菠菜作实验材料观察此细胞器,制作装片的的过程是:取                 ,放入载玻片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 3.

              下左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右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 ______,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图 ______的变化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 ______条.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 ______,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 ______.
              (3)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______段,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 ______细胞.
              (4)若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 aX bY,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 bY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

            • 4.

              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按照先后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的号码排列起来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       

              (4)在上述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       

              (5)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的是图           

              (6)上述分裂图中, 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图是                       

            • 5.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栖息在胃粘膜的螺旋状短杆菌,具有强的脲酶活性,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原因。

              (1) 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

                A.为古细菌,因为其能生活在酸性环境下

                B.储存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拟核,该菌含有质粒,可以为基因工程提供载体

                C.该菌合成和加工脲酶所涉及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D.该菌对青霉素、利福平敏感  

               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

              成分

              葡萄糖

              KH2PO4

              MgSO4

              NaCl

              CaSO4

              CaCO3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0.2g

              0.2g

              0.2g

              0.2g

              5g

              3.5g

              1L


              (2) 用            法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置于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比刚接种时       ,主要原因是:                      。 (3)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涉及传染病传播途径中的( )(多选)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     C.媒介物传播     D.病媒传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