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_______________免疫功能。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强其________________功能。

              (3)为探究效应 T 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某实验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病毒α、β的核酸(病毒α和β无相同的抗原)分别感染小鼠甲、乙,然后提取小鼠甲、乙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悬液,并分别装在试管 A 和 B、C 和 D 中,离心分层后向 A 和 C试管中加入从小鼠甲提取的效应 T 细胞,向 B 和 D 试管中加入从小鼠乙提取的效应 T细胞, 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段时间后,若上清液能检测出放射性物质的试管是_______和_________,则效应 T 细胞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②该实验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若保温时间过长,病毒可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而被

              释放出来,则无论效应 T 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试管___________的上清液均可检测出放射性物质。

            • 2.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_______________免疫功能。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效应 T 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某实验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病毒α、β(病毒α和β无相同的抗原)分别感染小鼠甲、乙,然后提取小鼠甲、 乙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悬液,并分别装在试管 A 和 B、C 和 D 中,离心分层后向 A 和 C试管中加入从小鼠甲提取的效应 T 细胞,向 B 和 D 试管中加入从小鼠乙提取的效应 T细胞, 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α、β时,最好标记___________(填“蛋白质”或“核酸”)。
              ②一段时间后,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效应 T 细胞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③该实验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__,其内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有32P?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的实验:

               ①配制适合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2噬菌体,其体内的__________被标记上32P。

            • 4. 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该实验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实验中,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是______.
              (2)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______,某同学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图4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
              (5)图5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该组实验用于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______,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
            • 5.
              赫尔希和蔡斯研究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并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搅拌时间不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不同,得表数据.
              揽拌时间(min) 1 2 3 4 5
              上清液35S百分比(%) 50 70 75 80 80
              上清液32P百分比(%) 21 25 28 30 30
              被侵染细菌成活率(%) 100 100 100 100 1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含有35S标记或32P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操作是 ______ .实验时,用来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大肠杆菌 ______ (填“带有”或“不带有”)放射性.
              (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搅拌5min,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为100%,而上清液中仍有32P放射性出现,说明 ______ .
              (3)若1个带有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带有32P标记的噬菌体有 ______ 个,出现该数目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