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发现,肝脏肿瘤患者体内促进肿瘤血管生长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加速肿瘤细胞快速分裂的纺锤体驱动蛋白(KSP)这两种蛋白质过量表达。据美国媒体2010年8月24日报道,美国阿尔尼拉姆生物技术公司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治愈所有癌症的新型药物,首批接受临床试验的19名晚期肝癌患者病情都有较大好转。药物ALN—VSP通过核糖核酸干扰(RNAi)疗法直接阻止细胞生成致病蛋白质。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图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①、②、③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②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过程②的酶是____________,如果得到的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有28%,腺嘌呤有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比例是___________。

              (3)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甲硫氮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AC,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

              (4)试推测药物ALN—VSP发挥作用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

              (5)以下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RNA是某些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和催化剂

              B.mRNA根据密码子依次将氨基酸连接成多肽

              C.mRNA的主要功能是把DNA的遗传信息传给蛋白质

              D.HIV的RNA中插入某些核苷酸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6)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_____。

            • 2.

              下面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b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乙图中7的名称是________。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原则。

                  (4)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以该链为模板复制以后的子代DNA分子中A:G:T:C=________________,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

            • 3.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细胞内,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__,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②过程中形成α链需要的酶是_________。

              (2)③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需要的RNA主要有__________。如需形成胰岛素,经过③过程后还需进一步在___________进行盘旋折叠成具有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

              (4)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6%、16%,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___。

            • 4.

              双链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s、7s、15s、30s、60s、120s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



              (1)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复制4次后含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DNA有__________个。 

              (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1推测,DNA复制时除需要解旋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酶。

              (4)图2中,与60s结果相比,120s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以下是与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前,需要根据这两个基因的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来合成__________ 。

              (2)PCR过程中退火(复性)温度必须根据引物的碱基数量和种类来设定。表1为根据模板设计的两对引物序列,图2为引物对与模板结合示意图。请判断哪一引物对需采用较高的退火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步骤③所用的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是否有专一性要求?__________  。

              (4)为将外源基因转入马铃薯,图1步骤⑥转基因所用的细菌B通常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图中的_________处(填“a”或“b”)。

              (6)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T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请根据图1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2所列的识别序列,对以下酶切结果作出判断。

              ①采用EcoRⅠ和PstⅠ酶切,得到__________种DNA片断。

              ②采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得到__________种DNA片断。

            • 6.

              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________个。  

              (2)根据图1所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排序,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从上往下序列)。

              (3)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的总是为1,由此证明DNA分子碱基数量关系是________.图1中的DNA片段与图2中的DNA片段中A/G比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由此说明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4)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 7.

              F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后,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母链称为正链DNA,子链称为负链DNA)。转录时以负链DNA作为模版合成mRNA。下图为FX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宿主细胞DNA的正常复制过程相比,FX174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形成复制型双链DNA分子过程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2)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的mRNA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mRNA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3%、23%,则与mRNA对应的复制型双链DNA分子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值为___________。
              (3)基因D序列所含碱基数比基因E序列多______个,基因E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_____。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导致基因D表达过程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中碱基替换情况是________。
            • 8.

              下图表示某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的相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②利用的技术名称分别是                                      。图中造血干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至少有         个来源。

              (2)若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并完成图示小鼠的基因治疗,涉及的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和胰蛋白酶等。

              (3)下图所示的一个质粒分子经EcoR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故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可以从下图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       作为引物。一个目的基因通过PCR技术扩增第n次时,需要        个引物。



              (4)将步骤③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       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转录,可以采用                        的技术。

            • 9. 如图是某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1、2、3的名称分别是                  

              (2)4代表           。与另一种核酸相比,此结构中特有的碱基汉字名称是        

              (3)通常由      条图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        分子,其在真核细胞中分布在           

            • 10. 如图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的空间结构为   ▲  

              (2)图中3有   ▲   种,中文名字分别是   ▲  
              (3)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请回答:
                 ①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   ▲   个。
                 ②该片段复制4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个。
                 ③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   ▲   碱基对的比例高,DNA分子稳定性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