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 胸腺嘧啶           
              B. 腺嘌呤         
              C. 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 胞嘧啶
            • 2.

              如图表示某生物的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B.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
              C.若左链中的G发生突变,不一定引起该生物性状的改变
              D.对于任意双链DNA而言,(A+C)/(T+G)=m在每条链中都成立
            • 3.

              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有几项

              ①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②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③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④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⑤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⑥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 4.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_____________。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_____________

              (2)氮元素以N2、NO3-和________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_____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_________。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5.

              果蝇棒眼(A)对正常眼(a)为显性,红眼(B)对粉眼(b)为显性。科学家获得某种X染色体异常的雌果蝇,其一条X染色体上附加有Y染色体片段。现将该异常雌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红色正常眼雄果蝇交配(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X染色体异常的雌果蝇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_____(父本、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产生的x染色体异常的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该异常雌果蝇的父本的表现型为________。

              (2)经观察统计得知该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棒眼♀:红色正常眼♀:粉色棒眼♂:红色正常眼♂=1︰2︰1︰2。假设所有受精卵均可正常发育,则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否则该杂交子代的这一比例应为________。

              (3)欲进一步探究X染色体上附加有Y染色体片段的异常精子的受精能力(假设所有受精卵均可正常发育),可以从上述杂交子代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的雄果蝇与表现型为________的纯合雌果蝇杂交。

              ①子代不可能全为红色正常眼雄果蝇。因为如果出现这种结果,说明________,这将无法形成题干中的X染色体异常的雌果蝇;

              ②若子代中红色棒眼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说明这种异常精子均能正常受精;

              ③若子代中红色棒眼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说明这种异常精子仅部分能正常受精。

            • 6.

              下列与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B.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
              C.在F1自交中,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过程中均可形成新的基因型
            • 7.

              如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

              A.交换、缺失
              B.颠倒、缺失
              C.颠倒、移接
              D.交换、移接
            • 8.

              有关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1或2个DNA分子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
              C.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分布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控制着相对性状
              D.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会导致DNA结构改变,引起染色体变异
            • 9.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列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机理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唐氏综合征
              B.特纳氏综合征
              C.葛莱弗德氏综合征
              D.猫叫综合征
            • 10.

              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是目前鱼类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关键步骤包括:

              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

              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请据图回答:

               

              (1)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_______变异。

              (2)卵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方法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机制。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XY型(雌性为XX,雄性为XY);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WW个体不能成活)。

              (4)已知金鱼的正常眼(A)对龙眼(a)为显性,基因B能抑制龙眼基因表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偶然发现一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雄鱼与该雌鱼杂交,子二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