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_____________。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_____________

              (2)氮元素以N2、NO3-和________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_____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_________。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2.

              图为DNA的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复制发生在期_____。所需的原料为__________。

              (2)②过程称为__________。需要________酶催化。

              (3)③过程必须遵循__________原则。

              (4)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的复制具有_______的特点。

              (5)将一个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含14N的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分裂4次,问:含14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______。含15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_______。

            • 3.

              下图是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1和2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物质)。

              (2)若该图表示以甲链为模板合成乙链,则该过程称为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主要是________。

              (3)若两条链共含有200个碱基,且A︰T︰G︰C=2︰1︰3︰3,则含碱基U________个。

            • 4.

              假设某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为4条,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该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放入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细胞分裂的图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问期进行DNA复制,该过程需要的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DNA可以精确复制的主要是________;在上图所示的时期中,含32P的染色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若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3种精子,则最可能是由于相关染色体中的DNA上发生了________而造成,若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精子,则最可能是由于相关染色体发生了________而造成。

              (3)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最多可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现已知A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共含150个肽键(单链),假设与其对应的mRNA序列中腺嘌呤和尿嘧啶共303个,则A基因中胞嘧啶至少有________个。

            • 5. 决定玉米子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见下图1)。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如下图2所示的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1  图2

              (1) 8号染色体片段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称为____。

              (2) 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3) 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出现,说明亲代____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____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____,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_的重组型配子。 

              (4) 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______作为C和wx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形态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观察到______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 6. 双链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见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 ℃时侵染大肠杆菌70 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 s、7 s、15 s、30 s、60 s、120 s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见图2。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1)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                  

              (2)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4次,在第4次复制时需要消耗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复制4次后含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DNA有          个。

              (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          。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          

              (4)图2中,与60 s结果相比,120 s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          。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          

            • 7. (9分)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 Ⅰ、BamH Ⅰ、Mbo Ⅰ、Sma 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_____________连接。(2分)

              (2)若用限制酶Sma 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_______________末端,其产物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_______________种不同DNA片段。(2分)

              (4)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__。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经检测,部分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目的基因D不能正确表达,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8.    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和Y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已知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分析回答:




               ⑴基因B和b的根本区别是______,它们所控制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若只考虑这对基因,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⑵若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导致基因突变,则果蝇的性状              (一定或不一定)改变.
               ⑶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         ,已知Ⅳ-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______条(写出全部可能性).
            • 9.

              如表所示为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个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有关结构或物质,产生n个子代噬菌体的性状、大小完全一样。如图显示了大肠杆菌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4个数珠状的构造物来自同一个遗传基因,A~D表示相关物质或结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噬菌体

              大肠杆菌

              DNA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32P标记

              31P标记

              蛋白质或氨基酸

              32S标记

              35S标记

              (1)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32S元素却都含有35S元素,原因是________。

              (2)得到的n个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  2/n,原因是________。

              (3)图中A的名称是________,DNA分子中调控转录开始的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4)图中每个核糖体在翻译一条多肽链,最终形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都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

            • 10.

              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是目前鱼类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关键步骤包括:

              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

              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请据图回答:

               

              (1)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_______变异。

              (2)卵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方法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机制。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XY型(雌性为XX,雄性为XY);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WW个体不能成活)。

              (4)已知金鱼的正常眼(A)对龙眼(a)为显性,基因B能抑制龙眼基因表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偶然发现一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雄鱼与该雌鱼杂交,子二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