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四倍体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含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
              B.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
              C.三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D.单倍体水稻是由配子不经过受精直接形成的新个体,是迅速获得纯合子的重要方法
            • 2.

              某些有毒物质能诱导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微核是由断裂的染色体形成的椭圆形异常结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微核的形成可能引起生物的变异,该变异属于____。

              (2)某植物经有毒物质诱导后,若想用显微镜观察微核,镜检时应选择根尖____区,且处于细胞分裂____期的细胞。

              (3)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香烟焦油能否诱导微核产生,完成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萃取获得香烟中的焦油,用醋酸丙酯将其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焦油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将醋酸丙酯与蒸馏水混合液取等量加入烧杯E中。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F中。

              第二步,将6个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 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6个烧杯中培养较长且相同时间,然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根尖数根制作临时装片。

              第三步,镜检记录出现微核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微核率),计算每组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烧杯编号

              A

              B

              C

              D

              E

              F

              焦油浓度/(μg·mL-1

              50

              100

              200

              300

              0

              0

              平均微核率/‰

              12.55

              14.93

              17.32

              20.14

              3.58

              3.59

              ①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A、B、C、D四组而言,E组和F组哪组是对照组?____。将E组与F组比较,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其中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而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 4.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B.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C.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与基因突变不同,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在高倍镜下观察到
            • 5. 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叙述为(  )
              A.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 6. 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C.1910年,摩尔根通过红眼和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1866年,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
            • 7.

              下图表示某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①~④为常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变异来源为易位
              B.该细胞可能为单倍体植物的体细胞
              C.若该细胞取自某二倍体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二极体
              D.③上的DNA分子,其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分别来自于父方与母方
            •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B.细胞中每个染色体都只有1个DNA分子
              C.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一致  
              D.以上叙述均对
            • 9. 下列有关“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D.生物多样性与自然选择有关    
            • 10.

              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能增殖的细胞的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分子

              B.每个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这些基因首尾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C.三者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行为一致

              D.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相应的DNA和基因的行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