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蛙的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后的20小时内,能分裂产生数千个细胞,蛋白质合成量迅速增加,常作为生命研究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定量的蛙受精卵放在含有放射性尿嘧啶的营养液中培养,检测到胚胎中核酸的放射性逐渐增加,放射性尿嘧啶参与了 ______ (过程),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 。
              (2)某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在蛙未受精的卵细胞质中贮存大量mRNA,该小组推测:受精卵早期分裂过程中(20小时内),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mRNA来源于卵细胞中原本就存在的mRNA.已知物质甲能抑制mRNA的合成,请帮助该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上述推测是否正确(以蛋白质合成量为检测指标)。
              实验材料:蛙受精卵(刚完成受精)、物质甲溶液、生理盐水等必备的实验用品;
              实验思路: ______
              结果分析:当实验结果为 ______    时,该小组的推测正确。
            • 2.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脲酶基因转录的mRNA部分序列。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 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_____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_____ 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 的土壤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_____ 。

               (3)现有一菌株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在图乙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70个核苷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_____ ,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_____ 个氨基酸。

            • 3. 很多因素都会造成DNA损伤,机体也能够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当DNA损伤较大时,损伤部位难以直接被修复,可先进行复制再修复,如图是损伤DNA复制后再修复的基本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原料是______。与过程①相比,转录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
              (2)过程②③中,母链缺口的产生需要在酶的作用下切开______键;与过程④相比,催化过程①特有的酶是______。
              (3)若用3H标记原料,经过程①②③④产生的4个核苷酸链中,具有放射性的核苷酸链占______;某损伤DNA(损伤处由2个胸腺嘧啶和2个胞嘧啶形成2个嘧啶二聚体)损伤前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00个,该损伤DNA连续复制三次(按图示过程进行损伤修复),在第三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据图可知,这种修复方式并不能将DNA全部修复,如某受损伤的DNA进行10次复制(按图示过程进行损伤修复),则有损伤的DNA分子将占______,这种修复过程的意义是______。
            • 4.

              棉花雌雄同株,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纤维大多为白色,棉纤维白色(B)和红色(b)是一对相对性状,请回答相关问题:

              (1)目前各种天然彩棉很受大众喜爱,科学家培育了多种其他色彩的棉花植物.首先得到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基因型为bb,再经______方法处理,可得到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新品种.

              (2)由于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产量低.育种专家对深红棉作了如图(I和II为染色体)所示过程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II b II的粉红棉新品种. 图中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发生了染色体______变异。

              (3)为确认上述处理是否成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______区细胞的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制片时需要用______试剂进行染色处理.

              (4)为探究染色体缺失是否会导致配子不育,科学家将上图所示的抗旱粉红棉新品种(图中基因A、a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与不抗旱深红棉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______,则配子可育;

              ②若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______,则配子不可育.

              (5)经试验验证,染色体的片段缺失不影响配子的存活.则图中的抗旱粉红棉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抗旱粉红棉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 5.

              某多年生植物(2N=10),茎的高度由一对等位基因(E和e)控制。研究发现:茎的高度与显性基因E的个数有关(EE为高秆、Ee为中秆、ee为矮秆),并且染色体缺失会引起花粉不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粉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 ____   对同源染色体。

                 (2)育种工作者将一正常纯合高秆植株(甲)在花蕾期用γ射线照射后,让其自交,发现子代有几株中秆植株(乙),其它均为高秆植株。子代植株(乙)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假设:

                 假设一:仅由环境因素引起:

                 假设二:γ射线照射植株(甲)导致其发生了隐性突变;

                 假设三:γ射线照射植株(甲)导致一个染色体上含有显性基因的片段丢失。

                 ①γ射线照射花蕾期的植株(甲)后,植株叶芽细胞和生殖细胞均发生了突变,但在自然条件下,叶芽细胞突变对子代的性状几乎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

                 ②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进行如下实验:

               将中秆植株(乙)在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单株种植,并严格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请你预测可能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 6.

              已知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求:

              (1)在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_____。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________当一个单链中时,求:

              (2)在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__________。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_________。

              (3)已知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为:

                 精氨酸:CGU、CGC、CGA、CGG、AGA、AGG

                 缬氨酸:GUU、GUC、GUA、GUG

                 甘氨酸:GGU、GGC、GGA、GGG

                 组氨酸:CAU、CAC      色氨酸:UGG       甲硫氨酸:AUG

              用化学方法使一种六肽分子降解,在其产物中测出三种三肽:

              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 ( 甲—组—色); 

              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精—缬—甘);

              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甘—甲—组)

              ①这种六肽的氨基酸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肽链的合成发生的时期为:_________。

              ②核基因编码的这个六肽的DNA分子至少含__________个脱氧核糖。其转录与翻译过程能否同时发生?__________。

              (4)某一蛋白质分子分析表明,在编码甘氨酸的位点上发生的三个突变都是由一个碱基替换引起的。突变的起源如下:

              则甘氨酸最可能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

            • 7.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由 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紫花形成的生化途径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植株中紫花:白花=1:1,若将F1中的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定律。在A、a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的碱基数目__________a基因的碱基数目(选填“等于”、“大于”、“小于”“无法判断”)

              (2)据图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两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1中的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4)那紫花形成的生化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 8.

              如图表示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产生机理,其中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控制红色。研究人员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表中甲组实验结果推知,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情况为如图中_______。(填序号)


              (3)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均正常)的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植株做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若正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该待测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 9.

              嗜热链球菌是酿制酸奶的菌种之一,被噬菌体侵染会导致酸奶减产。大部分嗜热链球菌对噬菌体侵染敏感而导致死亡,但也会有少量幸存。研究发现,细菌DNA中存在一种特殊的DNA序列(简称CRISPR),由重复序列和间隔序列交替排列组成,如图1所示。间隔序列中往往会有一些来自噬菌体的DNA片段。请回答问题:


              (1)间隔序列中噬菌体的DNA片段,能与细菌自身的重复序列整合在一起,其结构基础是二者的DNA分子___________。

              (2)科学家假设:间隔序列中噬菌体DNA片段与嗜热链球菌对噬菌体的抗性有关。为此,科学家用两种噬菌体(P1和P2)侵染野生型嗜热链球菌,对幸存的嗜热链球菌进行培养,研究其对噬菌体侵染的敏感性与CRISPR的关系,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  据图2分析,初步判断上述假设成立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嗜热链球菌获得来自P2的S序列,对P2的敏感性低,对P1的敏感性高。

              ②能够验证该假设成立的实验处理及相应结果有___________(选填字母组合,多选)。

              a.去除野生型嗜热链球菌的重复序列

              b.去除幸存嗜热链球菌的S序列

              c.将噬菌体P1的S序列整合到未被P1侵染的嗜热链球菌菌株Ⅰ的CRISPR中

              d.将噬菌体P2的S序列整合到被P2侵染过的嗜热链球菌菌株Ⅱ的CRISPR中

              e.野生型嗜热链球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升高

              f.去除S序列的幸存嗜热链球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升高

              g.上述菌株Ⅰ对P1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

              h.上述菌株Ⅱ对P2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

              (3)噬菌体能侵染细菌,细菌可抵抗噬菌体入侵,而自然界中的噬菌体和细菌都得以生存,这是___________进化的结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