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Ⅰ4无乙病致病基因。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Ⅰ1的基因型为HhXTXt,Ⅱ4的基因型为HHXTY或HhXTY
              C.若Ⅱ4与Ⅱ5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18
              D.若Ⅱ6与一正常男子结婚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约为1/60 000
            • 2. 对①~⑤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的分别是(    )
              A.①和②     
              B.⑤和①     
              C.④和②     
              D.④和①
            • 3.

              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的图解。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视觉都正常,该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Ⅲ3的基因型是           。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          

              (2)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于的Ⅰ中的          ,其基因型是          ,该孩称其为          

              (3)Ⅲ2为携带者的概率是          

            • 4.

              水稻的杂种表现为生长和产量的优势,但水稻一般是白花传粉且去雄困难,很难实施人工杂交,袁隆平等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稻中找到了雄性不育植株。科学研究已证明水稻雄性是否可育是由细胞核基因(可育基因R对不育基因r为显性)和细胞质基因(可育基因为N,不育基因为S,细胞质中基因都成单存在,子代的细胞质基因全部来自母方)共同控制的。基因R能够抑制基因S的表达,当细胞质中有基因N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下图表示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杂种水稻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水稻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利用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杂交共有_______种杂交组合。

              (2)上图中杂交获得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恢复雄性可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水稻需年年育种,但上述育种过程不能保留雄性不育植株,请参照图示遗传图解格式,写出长期稳定获得雄性不育植株的育种方案。  

            • 5.
              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代表等位基因对数(独立遗传),则2n代表(  )
              ①F1形成 F2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   ②F2的表现型种类
              ③F2的基因型种类                ④F1形成配子的基因型种类数.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6.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 )

              A.5∶1         
              B.8∶1        
              C.6∶1      
              D.5∶1
            • 7.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以下是对该系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隐性遗传
              B.家族中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有:2、4、5、6、8、9、12、13
              C.家族中10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
              D.若家族中14与一患者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3
            • 8.    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和Y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已知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分析回答:




               ⑴基因B和b的根本区别是______,它们所控制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若只考虑这对基因,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⑵若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导致基因突变,则果蝇的性状              (一定或不一定)改变.
               ⑶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         ,已知Ⅳ-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______条(写出全部可能性).
            • 9. 基因型为Dd的植株产生的配子间的关系是(     )
              A.雌雄配子间的比为1︰1
              B.D雌配子、D雄配子、d雌配子、d雄配子之间的比是l∶1∶1∶1
              C.D配子与d配子之比是3∶l
              D.雌雄配子间无确定的比例
            • 10.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个体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该雌鼠的突变型基因是

              A.显性基因        
              B.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C.隐性基因     
              D.X染色体隐性基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