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自然界中的生物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两大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相比,B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

              (2)若A图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该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B图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四种生物中与其它三种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其自身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

              (4)A、B、C共有的细胞器是 。将A放入0.3mol/L的KNO3溶液中,产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的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依次________________。

              (5)上述4个结构所代表的生物体中,基因传递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有____________。

            • 2.

              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是目前鱼类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关键步骤包括:

              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

              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请据图回答:

               

              (1)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_______变异。

              (2)卵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方法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机制。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XY型(雌性为XX,雄性为XY);若子代性别为________,则其性别决定为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WW个体不能成活)。

              (4)已知金鱼的正常眼(A)对龙眼(a)为显性,基因B能抑制龙眼基因表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偶然发现一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雄鱼与该雌鱼杂交,子二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

            • 3.

              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运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 ______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图1表示对雌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由图分析,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眼是由 ______导致的.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 dBX 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 d,在纯合(X dBX dB、X d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2所示.若棒眼雌果蝇(X dBX 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 bY)进行杂交,则F1表现型有 ______种,其中雌果蝇占 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XB的基因频率为 ______.

            • 4.

              人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结合而成,一个珠蛋白分子包括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控制α珠蛋白链的基因位于第16号染色体上,每个16号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控制α链的合成,如果出现有关基因缺失而使α链全部或者部分不能合成,则引起α﹣海洋性贫血,这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

              (1)理论上说,要合成1条含有141个氨基酸的多肽链,最多时可有______种tRNA参与运输氨基酸。

              (2)上述实例表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决定α链的两对基因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不同α﹣海洋性贫血个体中,由于其基因缺失的数目不同,表现型也不尽相同,如下图所示:

              一对夫妇,育有一名重度贫血患儿,这对夫妇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妻子再次怀孕,为避免生出有严重α﹣海洋性贫血患儿,医生需要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另一种先天性贫血症。某一家庭,父亲患红绿色盲,母亲正常,所生育的两个女儿中,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另一个表现正常。这个正常女儿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她与一个其父患红绿色盲、其母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正常男子结婚,那么,他们生育患病子女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

            • 5.

              某海岛上某种二倍体昆虫有长翅、中翅、无翅三种,分别受等位基因Ma、Mb、Mc控制,它们之间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图1是科研人员研究翅膀形态显隐性关系做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基因Ma、Mb、Mc在遗传中遵循________定律。

              (2)据图分析,Ma、Mb、Mc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若Ma对Mb为显性,可表示为Ma>Mb,依此类推)。图1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该昆虫的X染色体上可以发生隐性突变,而突变后的个体会导致后代不同情况的出现:突变不会引起个体死亡、突变会导致突变体全部死亡和突变体死亡一部分。控制该昆虫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图2表示经诱变处理的红眼雄昆虫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昆虫交配得F1(基因N控制红眼性状,突变基因n控制白眼性状),使F1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

              ①若发生隐性突变,且突变不会引起个体死亡,则F2中红眼︰白眼为________;

              ②若发生隐性突变,且突变体全部死亡,则F2中雌虫︰雄虫为________;

              ③若发生隐性突变,且突变体死亡一部分,则F2中________。

            • 6.

              油菜和大麻是两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前者是雌雄同株植物,后者是雌雄异株植物。为了培育优良作物,科学家利用二者进行了以下相关研究。请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图甲表示油菜体内的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输到种子内的两条转变途径。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浙江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


              资料二 图乙表示大麻的性染色体简图。图中同源部分(Ⅰ片段)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Ⅱ1、Ⅱ2片段)基因不互为等位。科学家研究发现,大麻种群中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的个体存在,已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D控制,为伴性遗传。


               (1)图甲中油脂或氢基酸的合成途径,说明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生物性状。

              (2)已知基因B某一片段碱基排列如图所示。

              其中α链是转录链,转录出α′链;陈教授及其助手诱导β链也实现转录,转录出β′链,从而形成双链mRNA。则这个双链mRNA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该双链mRNA不能与________结合,因此不能合成酶b,但细胞能正常合成酶a,所以高产油油菜的油脂产量高。

              (3)要想提高氨基酸的产量,除上述实验基本思路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育种方法,培育出不能合成酶a的植株。

              (4)由资料二所给信息可知,控制大麻的抗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段。        

              (5)现有雌雄大麻纯合子若干株,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哪个片段,则选用的杂交亲本的表现型为________。k+s-5#u 

              如果子一代中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Ⅱ1片段;

              如果子一代中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Ⅰ片段。

              (6)假设某物质在两个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能合成,基因G、g位于Ⅰ片段上,另一对等位基因(E、e)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两个不能合成该物质的亲本杂交,子一代均能合成该物质,子二代中能合成该物质、不能合成该物质的比例为9︰7,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 7.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据此判断: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种。F2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二倍体闭花受粉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从种群中任选两株红花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利用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设计实验验证对不育配子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某植物高茎(T)、矮茎(t)是一对相对性状,红花与白花(R、r)是一对相对性状。现用一高茎红花植株与一矮茎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中有高茎白花r25株、矮茎白花127株。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2)若让F1中的高茎白花植株进行自交,则F2的表现型最多有________种。若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2的表现型的比例应为________,但实际结果F2的表理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白花,比例为1︰2︰1。据此结果,并结合下图F1体细胞中T、t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在图中标出R、r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将F1中的矮茎白花植物进行自交,淘汰F2中的所有红花个体,剩余个体再进行自交,则F3中出现矮茎红花的几率为________。若之后连续自交多代并逐代淘汰红花个体,则R的基因频率将________。

            • 9. (10分)某自花受粉的植物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控制色素是否形成,a无色素形成(无色素为白花),B控制紫色的合成,b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现有四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品种(甲—紫花,乙—白花,丙—红花,丁—白花),进行了如下实验:

              (1)控制花色的这两对基因遵循 定律,其中品种乙的基因型为          

              (2)若实验中的乙品种换成丁品种进行实验,则 F2中表现型及比例是      

              (3)在甲品种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株蓝花植株(戊),让戊与丁品种杂交,结果如下:

              ①据此推测:蓝花性状的产生是由于基因        发生了   (显/隐)性突变。

              ②假设上述推测正确,则 F2 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为了测定 F2 中某蓝花植株基因型,需用甲、乙、丙和丁四个品种中的               品种的植株与其杂交。

            • 10.

              Ⅰ.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1)某T0植株体细胞含一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中,种皮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2)某些T0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①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类型;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类型。

              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0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Ⅱ.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

              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控制______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中。

              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