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3)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未分离。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__。

            • 2.

              果蝇有4对染色体(I~IV号,其中I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 3.

              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体色的深度,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果蝇

              灰身

              黑身

              深黑身

              雌果蝇(只)

              雄果蝇(只)

              151

              148

              49

              26

              28

              请回答:

              (1)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R、r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_____。

              (2)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

              (3)F2中灰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随机交配, F3中灰身雌果蝇的比例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以F2中杂合的黑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为亲本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

            • 4.

              某种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头顶羽毛颜色中红色和灰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红羽为显性性状)。现有两只纯合的亲本杂交情况如下:灰羽父本×红羽母本→F1中雄性全为红羽,雌性全为灰羽。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该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后,在观点上出现了分歧:

              (1)甲组同学认为顶羽颜色的遗传为伴性遗传,判断的依据:由F1的性状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顶羽颜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由伴性遗传的定义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性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你认为该观点正确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是从性遗传,即决定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在雌、雄个体中有不同表现型的遗传现象。无论雌雄,AA个体均为红羽,aa个体均为灰羽;但Aa雌性个体为灰羽,Aa雄性个体为红羽。该现象说明基因与________________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3)为确定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两组同学采取了相同的杂交实验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组同学观点正确;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乙组同学观点正确。

            • 5. 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

              (1)通过遗传结果分析,可以确定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______性遗传病.
              (2)Ⅰ-3的基因型是______,Ⅱ-5的基因型是______或______.
              (3)若Ⅱ-9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 6.

              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控制);棒眼与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B、b控制)。现有两果蝇杂交,得到F1表现型和数目(只)如下表。请据图回答:

              (1)该种群中控制棒眼与红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果蝇常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下面是以果蝇为材料的实验,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1)果蝇的灰身和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要确定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将灰身纯合子和黄身纯合子进行_____,若___________,则可确定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若已知灰身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若通过一代杂交就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应选用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则可确定控制灰身和黄身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该遗传图解。

            • 8.

              某种昆虫(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回答问题:

              (1)黑身雌虫甲与灰身雄虫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虫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灰身:黑身=3:1。该种昆虫的体色的遗传符合       定律。

              (2)一对基因型为Bb的昆虫交配,雄虫的精原细胞中共含有100个黑身基因,雌虫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0个黑身基因。如果这些细胞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配子,且受精机会均等。则它们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比是       ;如果生出4个子代昆虫,出现3黑1白的概率是       

              (3)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会影响黑身昆虫的体色深度。让黑身雌虫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虫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雌虫中灰身:黑身=3:1;雄虫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A、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雄虫丁的基因型为             。F2中,灰身雄虫共有       种基因型,灰身雌虫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虫(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一条Ⅰ号染色体全部移接到一条Ⅱ号染色体末端。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该变异雌虫重复实验二,则F1中的雌虫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         

              染色体。

            • 9.

              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一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选育出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问题:

              (1)假如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是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               (写出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① 该实验的思路: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10.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

              (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                              

              (2)实验结果验证了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     种类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