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果蝇腹部有长刚毛与短刚毛______(填是、不是)同一性状,实验1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突变果蝇S的基因突变发生在______(填1或2)条染色体上。

              (2)实验2中果蝇③与实验1中果蝇S的差异是前者胸部无刚毛,从基因型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________,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 2.

              早发型帕金森病(AREP)是一种神经变性病,通常在40岁前发病。下图是某AREP家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据家系图判断,该病为___________遗传,II2和II3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用A,a表示)。

              (2)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AREP发病与Parkin基因有关。科研人员对该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通过__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Parkin基因片段,DNA测序后发现:I1、I2、II3、II5 的该基因为杂合,而II2、III4为纯合,这6个人都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导致翻译过程中167位丝氨酸变为天门冬酰胺。

              (3)II3长期接触汞,有8次汞中毒病史,但其同事中的其他汞中毒患者没有出现帕金森症状。II5有一氧化碳中毒史,该家系其他成员无一氧化碳中毒和明显毒物接触史。推测,本家系两位患者发病是_________的结果;III4未出现帕金森症状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帕金森发病与神经元的变性受损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Parkin蛋白是一种泛素-蛋白连接酶(E3),其作用途径如图所示。

              推测帕金森发病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在AREP患者的神经元内,突变的Parkin蛋白失去了活性,导致目标蛋白无法泛素化,出现降解障碍,在神经元内病理性沉积而导致神经元死亡。另一方面,Parkin蛋白还能对凋亡蛋白Bax进行泛素化,使线粒体免受Bax的损伤。在AREP患者体内,线粒体损伤增加,导致         供应不足,进而触发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 3.

              人眼球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眼病,主要症状是眼前黑影飘动并伴有视力缓慢下降,一般在40岁以上发病,常有家族史。在某个连续传递三代的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家族中(遗传系谱图如图1所示),第1代发病情况不详,第2~4代共有7人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均等。请分析回答:




               

               

               

              (1)依据遗传系谱图推断,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

              (2)经研究发现,此眼病患者的转甲蛋白(TTR)空间结构异常,提取III-1和III-2的DNA,通过_______技术扩增TTR基因,实现TTR基因的特异性扩增的关键是设计合理的_______。

              (3)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发现,III-2的TTR基因序列仅有T1(图2)一种,而III-1的TTR基因序列有T1和T2(图3)两种。




               

              ①根据T1基因和T2基因碱基序列推断,III-1部分TTR结构变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T1基因与T2基因的关

              系为_______。

              ②依据遗传系谱图和基因测序结果_______(可以,不可以)确定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遗传方式,III-5和III-6生育一个终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TTR基因序列有多种变异,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特点,TTR基因的突变_______(一定,不一定)会导致TTR变异,原因是_______,该机制的意义是降低突变的多害性。

              (5)I-1和I-2在40岁前的视力状况最可能为_______,该实例说明表现型是由_______决定的。

            • 4.

              血中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是一种B淋巴细胞缺失所造成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某一男性患者,其父母正常,从他这一代起出现患者,且均为男性,他们的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该男性患者的兄弟在41岁时因XLA去世。该男性患者的姐姐生育了4子1女,儿子中3个患有该病,其中2个儿子在幼年时因该病夭折。

              (1)XLA(基因B-b)的遗传方式是             。该男性患者女儿的基因型是                

              (2)XLA的发生是因为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该突变基因来源于男性患者的               

              (3)这个家族的XLA男性患者拥有控制该病的相同基因型,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一部分幼年夭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这一事实表明          

              A.该致病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的影响     B.该致病基因的表达与其他基因的表达相关

              C.患者可以通过获得性免疫而延长生命   D.患者的寿命随致病基因的复制次数增多而变短

              (4)该男性患者的女儿与另一家族的男性Ⅱ-3结婚,Ⅱ-3家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遗传史,其遗传系谱如下图所示,图中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

              ①该男性患者的女儿与Ⅱ-3彼此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两人育有一子,这个孩子携带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②若该男性患者的女儿怀孕了第二个孩子,同时考虑两对基因,这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