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火鸡有时能孤雌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这有三个可能的机制: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②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受精;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请预期每一种假设机制所产生的子代的性别比例理论值(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  )
              A.①雌:雄=1:1;②雌1雄=1:1;③雌:雄=1:1
              B.①全雌性;②雄:雄=4:1;③雌:雄=1:1
              C.①雌:雄=1:1;②雌:雄=2:1;③全雄性
              D.①全雌性;②雌:雄=4:1;③全雄性
            • 2.
              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基因用E或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个体2的基因型是EeXAXa
              B.个体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
              C.个体5的基因型是aaXEXe
              D.个体4与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3.

              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且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1)可判断为红绿色盲的是_______病,而另一种病属于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性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Ⅱ8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Ⅱ9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

              (3)Ⅱ8和Ⅱ9生一个同时患两病的女孩概率为_____________。

              (4)Ⅲ14个体的乙病基因来源于Ⅰ代中的___________。如果Ⅲ14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只考虑乙病),从优生的角度来看,适合生 _________(男孩或女孩)

            • 4.
              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 ;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 ______ 。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 ______ ,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______ 。
            • 5.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Ⅰ4无乙病致病基因。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Ⅰ1的基因型为HhXTXt,Ⅱ4的基因型为HHXTY或HhXTY
              C.若Ⅱ4与Ⅱ5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18
              D.若Ⅱ6与一正常男子结婚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约为1/60 000
            • 6.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3)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未分离。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__。

            • 7.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基因型为XhXhY患血友病的孩子,这是由于妻子产生的“XhXh”异常卵细胞所致。则下列关于形成该异常卵细胞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单体没有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没有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 8.

              某种果蝇的体色有灰身和黑身(由A、a控制),眼色有红眼和白眼(分别由B、b控制),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与雄果蝇不同,雌果蝇体色的基因型无论为哪种,体色均为黑身。下表是两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根据____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果蝇体色性状的显隐性。

              (2)若甲组两亲本的体色均为黑色,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乙组亲本雄果蝇的表现型是_______;若用甲组亲本的雄果蝇与乙组亲本的雌果蝇进行杂交,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结果。

              (3)若只考虑果蝇的体色遗传,在乙组产生的子代黑身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若只考虑果蝇的眼色遗传,另有一组两亲本杂交,F1代雌雄个体均有两种眼色。再让F1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F2代中白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 9.

              如图为甲病(基因为A、a)和乙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不考虑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II-11与III-13结婚,所生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如果生男孩,其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4)如果III-9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则该弟弟关于甲病的患病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定不患病”、“一定患病”或“无法确定”)。

            • 10.

              果蝇有4对染色体(I~IV号,其中I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0/40

            进入组卷